[实用新型]横移平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9988.2 | 申请日: | 201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7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章学祥;黄国防;王勇;刘峰;张安禄;宋涛;聂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6 | 分类号: | E01D21/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拼装梁桥架设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预制场或存梁区与桥梁顺桥向相垂直的施工环境下的横移平车。
背景技术
预制拼装梁桥架设施工中,架设30m箱梁,重量最大约为97t,移梁工艺的设计及施工是预制拼装梁桥架设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比较成熟的移梁工艺有:
1、填筑便道上桥,牵引车直接从预制场将梁运至架桥机,此方法的优点是在主线外作业,便道可作为整个桥面施工的运输命脉,但该方法受地理条件限制,填筑便道成本较高,安全系数低,且运梁速度慢,影响铺架进度。
2、采用跨线龙门吊,将梁直接提升到桥面的牵引车上然后运至架桥机,实施此方法时,若预制场设在主线内,投入较少且安全系数高,但影响主线施工,延误工期;若预制场设在主线外,需另外投入两台跨线移梁门机,设备成本高,需先将梁从预制场移至跨线门机吊装区,再通过门机吊上桥面,工序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横移平车,可以投入较少的设备实现移梁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横移平车,包括横移轨道,两个轮箱通过连接板连接后安装在横移轨道上,两个轮箱上安装有千斤顶,千斤顶上设有下滑动板和上滑动板,下滑动板和上滑动板之间设有润滑层。
所述的两个轮箱与千斤顶之间还设有千斤顶底板。
所述的两个轮箱与下滑动板之间还设有载重枕木。
所述的轮箱中,轮箱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轮子连接。
所述的上滑动板上还设有柔性垫层。
所述的轮箱上安装有遥控装置。
一种利用上述的横移平车进行移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主线预留4片梁不架设,预留两个缺口让预制场的门机进入主线桥面范围;
2)在桥面上铺设横移轨道,并在牵引车行驶路线的轨道两侧设置下坡道,以便牵引车能平稳通过轨道;
3)门机将梁提升至桥面;
4)门机将梁一端落在第一牵引车上,另一端落在横移平车上;
5)横移平车沿横移轨道将梁移至牵引车道;
6)横移平车上千斤顶将梁顶升,第二牵引车进入到梁下方,千斤顶卸荷,梁落在第二牵引车上,横移平车退出;
7)由第一牵引车和第二牵引车将梁运至架梁部位进行架设;
通过上述步骤以较少的设备实现移梁操作。
所述的横移轨道为倾斜,以和第一牵引车的第一牵引车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相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横移平车,通过预制场的门机和横移平车的配合,实现了移梁操作。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敷设便道,或需要至少两台门机的缺陷,以较少的设备或施工投入,降低了施工成本。
经测试,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便快捷,使用安全,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横移平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横移平车的横移轨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中,一种横移平车,包括横移轨道4,两个轮箱58通过连接板59连接后安装在横移轨道4上,两个轮箱58上安装有千斤顶54,本例中,采用两个千斤顶,千斤顶54上设有下滑动板53和上滑动板51,下滑动板53和上滑动板51之间设有润滑层52。下滑板尺寸为80cm×120cm,上滑板尺寸为30cm×100cm,下滑动板53和上滑动板51的设置是因为横移平车5在横移过程中,下滑动板53和上滑动板51之间除了相对旋转外还有相对滑动位移,设置的润滑层52为润滑脂,可以有效减少滑动摩擦。
所述的两个轮箱58与千斤顶54之间还设有千斤顶底板56。
所述的两个轮箱58与下滑动板53之间还设有载重枕木55。用于在千斤顶不工作时承重。
所述的轮箱58中,轮箱电机57通过传动机构与轮子连接。
所述的上滑动板51上还设有柔性垫层50。通常采用柔性木板,从而避免局部受力损伤梁6的外观。
所述的轮箱58上安装有遥控装置,可以遥控横移平车5运行,提高施工安全性。
如图1中,一种利用上述的横移平车进行移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99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进行旋转调整的连接装置
- 下一篇:保压治具及保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