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可折叠的一体化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0404.3 | 申请日: | 201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6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漆海鸿;黄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漆海鸿;黄建新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可折叠 一体化 太阳能 电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应用设备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是一较成熟的技术,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源大多采用太阳能光伏组件将光能转变为直流电能,用控制器来控制太阳能光伏组件发出的直流电给储能电池充电,或采用逆变器将太阳能光伏组件发出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并进国家电网中,当夜间太阳能光伏组件不发电,控制器自动检测识别后,控制储能电池输出电能,用以驱动负载(路灯等直流、交流设备)。
目前,由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储能电池,多采用免维护铅酸电池,虽然价格低廉,技术成熟,运行较为可靠,但体积笨重庞大、不便搬动(以55AH电池规格为例:229mm×138mm×208mm,16kg)只能用于掩埋在地下或固定在地面,输出12V——24VDC供给太阳能路灯、庭院灯等设备。因此,55AH以上容量的铅酸电池,以及需要为其充电的80W太阳能光伏组件(120cm×50cm×6cm),在结构上无法与其制造成轻巧适中、方便运输携带的整体化太阳能光伏电源,而造成大功率太阳能光伏电源设备不便于携带的推广应用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大功率(80W以上)太阳能光伏组件与电池组成系统后不便运输携带的问题,设计出一种移动式可折叠的一体化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具有可任意整体移动,可折叠方便运输,并且稳固安放、方便使用、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角度可调的诸多特点。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移动式可折叠的一体化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包括通过电路连接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储能电池及控制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纳储能电池的电池箱,以及将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箱、控制盒组合成一体的移动式可折叠的支撑支架。
所述的移动式可折叠的支撑支架,可包括两根龙骨、支撑支架前梁、以及支撑支架后梁互相固接组成的支撑框架;还包括通过连接头固接在支撑框架前端的两个前承重轮;固接在所述的支撑框架上的多根电池箱固定横梁;在所述的支撑支架前梁和支撑支架后梁上,分别通过可移动的固定件连接的用于支撑太阳能光伏组件的两个支撑杆;在支撑框架的另一侧龙骨上固设的多个铰链;固接在支撑框架后端龙骨上的两个后轮支撑杆限位转轴;在所述的两个后轮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的转向后轮;在所述的支撑框架前端和两个后轮支撑杆的杆臂上,通过连接头分别固接的可调节的折叠臂杆;以及在所述的支撑框架的末端通过连接头固接的环型扶手。所述的转向后轮带有刹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设置在支撑支架后梁上的应用负载支撑杆固定卡环。
本实用新型可包括设置在后轮支撑杆之间设有的后轮支撑杆折叠踏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四周可装配有边框;所述储能电池可由四块串连的磷酸铁锂电池构成,所述四块磷酸铁锂电池可错位固定在电池箱内;所述电池箱体可由硅胶密封,所述的电池箱可固定在电池箱固定横梁上,电池箱与太阳能光伏组件之间可留有间隙。
所述的控制盒可为可折叠的控制盒,该控制盒可包括盒体、固定在盒体内的EPIPC-COM智能分体控制器,设置在盒体盖上的控制面板,在该面板上可镶嵌有LCD显示屏和薄膜防水按键;盒体两侧面上可安装有航空插座作为输出端子;所述的控制盒可用铰链固定在环形扶手间的支撑支架后梁上。所述的控制盒还可包括设置在盒盖上的指南球。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任意整体移动、可折叠方便运输、稳固安放、方便使用、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角度可调、节能环保的诸多特点;
本实用新型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护性,保护标准达到IP53等级;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方面具有突出的实用性和广泛性,为多用途负载设计,既适用于紧急救援、户外维修、工程施工、医疗救助及消防、军警等各个领域;也可为室内照明(LED灯)提供电能,还可以为12V的直流设备(手机、对讲机、笔记本电脑等)充电;必要时可用DC-AC逆变装置变为220V交流电输出,以达到远距离送电需求。
本实用新型有直立和平卧两种工作姿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支架的支撑臂调整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漆海鸿;黄建新,未经漆海鸿;黄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04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平板型电声致动器的音讯驱动器
- 下一篇:墙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