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四合扣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0518.8 | 申请日: | 201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2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夏雄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棕服装服饰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08 | 分类号: | A44B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四合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服装上的纽扣,特别涉及一种金属四合扣。
背景技术
四合扣一般是采用五金及合金材料制作,通过电镀的方式对扣面的表面进行处理,增加表面质感和美化效果。
参看图1与图2,传统的四合扣由面盖01和底托02组合构成,底托02一般为平底的,这给面盖01和底托02贴合时会对扣面造成一定的损伤。参看图3,四合扣在使用模具撞击铆合的过程中,通过压模对准底托02的中心进行挤压,而压模模具03的压力是沿着底托02的平面垂直向下的如图中箭头所示,冲击力仅仅传导至纽面的一个点,使面盖01受力过大,容易造成纽面损伤,影响纽面美观,且铆合也不很牢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四合扣,改变了以前的平底底托结构,而是采用了悬空凸起的底托和传导立柱结构相组合的结构,可以有效分散模具冲击力,使四合扣纽面不受外力冲击,保持外形美观,铆合更加牢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金属四合扣,包括面盖与底托,两者相贴合,所述底托扣合在所述面盖内侧的一面。
其特点是,所述底托悬空凸起,它由悬空装置与多根立柱构成,悬空装置与立柱连为一体,所述多根立柱均匀分布于面盖四周。
较佳地,所述立柱设置六根,每根立柱的一端与悬空装置衔接,另一端延伸至面盖与底托的接合处,通过所述各个立柱分散模具撞击铆合时的压力。
进一步,所述悬空装置与立柱通过模具加工一体化制成,使整个底托结构更稳固,与面盖衔接更紧密。
进一步,所述悬空装置与立柱之间设置起扣接作用的两个通孔,通过所述通孔与另外的扣体进行扣合,透过通孔可见上述面盖内侧的一面;
所述通孔的形状一般为不规则四边形,与相扣合的扣体形状相适配。
上述面盖与底托相贴合时,一般需要使用模具对准底托的中心进行撞击铆合,使两者紧密扣接在一起,从而构成完整结构的金属四合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底托设置悬空装置与力传导立柱,在使用模具撞击铆合的过程中,模具冲击力通过分布于面盖上的多根立柱分散传导至纽面四周,分散了受力点,使纽面基本不受外力冲击,保证纽面更加美观,铆合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以前传统的四合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与图1对应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四合扣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与图4对应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特征、技术手段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参看图4与图5,金属四合扣,由金属材料制成,包括相贴合的面盖1与底托2,底托2由悬空装置21与六根力传导立柱22组合构成,悬空装置21与六根力传导立柱22连为一体,悬空装置21向外侧凸起,使整个底托2装置处于悬空状态,便于通过六根立柱22分散传导模具压模时的压力。
其中,立柱22的一端与悬空装置21相衔接,另一端延伸至面盖1与底托2的接合处。
上述六根立柱22均匀分布于面盖1四周,相邻两根立柱22的夹角相同,这种排列方式便于平衡各个位置的压力,又能起到美观的作用。
悬空装置21与上述六根立柱22通过模具加工一体化制成,使整个底托2结构更稳固,与面盖1衔接更紧密。
悬空装置21与立柱22之间设置起扣接作用的两个通孔23,穿过所述两个通孔23与另外的扣体进行扣合,透过通孔23可见上述面盖内侧的一面,通孔23的形状为不规则四边形,与相扣合的扣体形状相适配,方便所述扣体穿进去扣合。
加工使面盖1与底托2相贴合时,一般需要使用模具对准底托2的中心进行撞击铆合,使两者紧密扣接在一起,从而构成完整结构的金属四合扣。
如图6所示,金属四合扣在使用压膜3撞击使面盖1与底托2铆合,压模3是与底托2的平面相垂直,压模3的压力垂直向下,经过凸起的悬空装置21再分散传导至上述六根立柱22,这样使得压模3的冲击力通过分布于面盖1上的六根立柱22分散再传导至纽面四周,这样分散了受力点,使纽面基本不受外力冲击,保证纽面更加美观,铆合更加牢固。
进一步,上述分布于面盖1上的立柱22数量可根据具体四合扣的要求适当增加或减少,如八根、十根等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棕服装服饰进出口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棕服装服饰进出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05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