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干法分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1056.1 | 申请日: | 201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2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施军营;乔如林;薛方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多达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1/00 | 分类号: | B09B1/00;B65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 |
地址: | 201821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分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垃圾干法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有700多个,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52%,中国城市的垃圾处理首先要经过收集。收集到的垃圾由专门的垃圾车运到垃圾中转站。垃圾运输车是完全密封的,垃圾被运到中转站后要进行第一步处理。首先由分类机进行分类,被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可利用的和不可利用的,对于大体积的垃圾还要进行压缩处理。然后,这些垃圾被分类运走。从中转站运出的垃圾,有的被运到卫生填埋场,将垃圾填入已预备好的坑中加盖盖好并压实,使其发生生物、物理、化学变化,分解有机物,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目前中转站工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
一、垃圾中转站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环卫工人将收集来的垃圾存在无序倒放,将垃圾倒放在垃圾站的门口,使得中转站周边臭气熏天,垃圾外漏,影响美观;
二、垃圾中转站存在管理不当。垃圾堆放过程及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滤液未经有效处理,垃圾堆放后未及时处理,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
因此,生活垃圾的高效前分选是目前垃圾处理面临的最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目前国内垃圾处理装置单一的转运功能,实现垃圾 的有效分选,最大化实现垃圾后续处理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垃圾干法分选装置,包括搅拌电机(1)、接料斗(2)、生物质分离器(4)、传送带(5)、主轴电机(6)、支座(7)、浆液储存斗(8)和配电柜(9),其特征在于搅拌电机(1)由接料斗(2)上的轴套固定在接料斗(2)上,主轴电机(6)连接螺旋输送搅拌轴(10)固定在支座(7)上,螺旋输送搅拌轴(10)由接料斗(2)上的轴套支撑固定,接料斗(2)与生物质分离器(4)法兰连接,生物质分离器(4)下方连接浆液储存斗(8),生物质分离器(4)上的支臂固定传送带(5)端轴。
所述搅拌电机(1)可正转或反转。
所述螺旋输送搅拌轴安装在接料斗(2)底部,直径30cm。
所述生物质分离器(4)顶部带有电机,电机连接有主轴,主轴上面带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呈螺旋上升状,叶片厚度沿轴呈一定梯度分布,在进料处最厚,所述主轴的外围设有滤网,其孔径10mm。
所述生物质分离器(4)支臂上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可调节传送带(5)的输送角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占地面积省,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应用于垃圾中转站可拓展现有垃圾中转站的功能,更大发挥其利用价值,同时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参照图1,1为搅拌电机,2为接料斗,3为法兰,4为生物质分离器,5为传送带,6为主轴电机,7为支座,8为浆液储存斗,9为配电柜,10为螺旋输送搅拌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1)为搅拌电机,靠轴承、连轴器及密封装置通过连接在接料斗(2)上的轴套固定在接料斗(2)上,对接料斗(2)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主轴电机(6)用轴承、连轴器连接螺旋输送搅拌轴(10),靠支座(7)上的轴套面固定,螺旋输送搅拌轴(10)靠连接在接料斗(2)上的轴套支撑、固定。接料斗(2)与生物质分离器(4)靠连接法兰(3)进行连接,将物料送入生物质分离器(4)内部进行选择分离。重质浆料落入生物质分离器(4)下面连接的浆液储存斗(8),轻物质从上端分离出来落入传送带(5)上面运走。生物质分离器(4)与下面浆液储存斗(8)焊接为整体,密封性好。传送带(5)端轴通过生物质分离器(4)上的支臂固定,并通过支臂上的液压缸调节传送带(5)的输送角度。
首先,生活垃圾通过专用的收集车收集后运输至垃圾处理站,在垃圾处理站内,生活垃圾被倾倒至收集池或斗内,原生垃圾不用经过前段的预分选,如磁选、人选等工艺,生活垃圾通过传送带或装载机输送至进料斗内,进入进料斗的原生垃圾品质要求如下:
(1)大块垃圾如石头、砖块等直径不能超过20cm;
(2)生活垃圾中不能含建筑垃圾,如钢筋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多达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多达环保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10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起重臂自重的势能回收蓄能器
- 下一篇:电压采样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