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直流稳压电源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1219.6 | 申请日: | 201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6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久锐;李岩;杨晓奇;侯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10 | 分类号: | H02M7/10;H02M3/06;H02M1/44;H02M1/14;H02M1/32;H02H7/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焕亮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稳压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稳压电源,特别是指一种交直流稳压电源。
背景技术
在核电控制领域中,需要设置一稳压电源,用于将输入的电压经转换后,输出稳定的可调电压,以供其他电路使用。
具体而言,需要设置可以在较宽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内,将输入的交流或直流电压转换成稳定的可调直流电压后输出的稳压电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直流稳压电源,以实现上述在较宽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内,将输入的交流或直流电压转换成稳定的可调直流电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交直流稳压电源,包括依次串联的交流/直流转换单元100、直流/直流转换单元200和输出滤波处理单元300,其中:
交流/直流转换单元100,用于将输入的交流或直流电压调节整流后输出;
直流/直流转换单元200,用于将交流/直流转换单元100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成所需直流电压;
输出滤波处理单元300,用于处理直流/直流转换单元200输出的直流电压的纹波和噪声,并输出所述处理后的直流电压。
上述的交直流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单元100包括:
与交流/直流转换单元100输入端连接的、依次串联的浪涌限制电路、过压保护电路和滤波电路;
与交流/直流转换单元100输出端连接的、依次串联的倍压整流电路和保持电路。
上述的交直流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直流转换单元100为自动调节整流器FARM1T21。
上述的交直流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单元200包括:
与直流/直流转换单元200输入端连接的过流保护电路;
与直流/直流转换单元200输出端连接的输出电压调节电路和远程反馈电路。
上述的交直流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单元200为DC-DC转换器V300B5T150BL。
上述的交直流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滤波处理单元300其内部包括:
串联设置的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
上述的交直流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滤波处理单元300为纹波衰减模块URAM3T21。
由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浪涌限制、过压保护、滤波、自动倍压整流、输出保持、远程反馈采样、直流电压的纹波和噪声的处理,可以在较宽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内,将输入的交流或直流电压转换成稳定的可调直流电压,以供其他电路安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交直流稳压电源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交直流稳压电源的交流/直流转换单元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交直流稳压电源的交流/直流转换单元的功能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交直流稳压电源的交流/直流转换单元的启动/中断时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交直流稳压电源的直流/直流转换单元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交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滤波处理单元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交直流稳压电源进行详细的介绍。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交流/直流转换单元100,直流/直流转换单元200和输出滤波处理单元300。其中:
交流/直流转换单元100用于将输入的交流或直流电压调节整流后输出。在本实施例中,交流/直流转换单元100输入电压的范围可以是85~132V或170~265V交流电压,或者是220~380伏直流电压。交流/直流转换单元100包括浪涌限制、滤波、倍压整流和输出保持等电路。
如图2所示,浪涌限制电路主要由连接于火线(L)、零线(N)两端的压敏电阻Z1,Z2和Z3组成。
滤波电路设置于交流/直流转换单元100的输入端和内部,如图2、3所示,外部的电容C1和内部的共模滤波(电磁干扰滤波器)网络组成。
倍压整流电路设置于交流/直流转换单元100的内部,如图3所示,主要由整流二极管和倍压开关组成。
保持电路设置于交流/直流转换单元100的输出端,如图2所示,主要由保持电容C4和C5组成。
此外,交流/直流转换单元100的过电压保护功能由图3示出的微控制器来完成。此处为公知技术手段,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12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肩扛发射的森林灭火弹
- 下一篇:改进的弹条燃气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