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六角倾斜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1425.7 | 申请日: | 201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0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谢政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佩珊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角 倾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安装在沉淀池内的倾斜管装置,尤指一种由多个平行于沉淀池连接支架的两侧壁的弯折片所排列接合的倾斜管装置。
背景技术
沈淀池是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其提供原水注入及将原水中的固体杂质予以分离出,以降低原水的浊度。而为了提高原水中固体杂质的沉淀效果,目前的沉淀技术是于沉淀池内设有可供原水水流通过的倾斜管装置,该倾斜管装置具有多个斜向流道,流道内壁面设有胶羽颗粒,由原水在通过流道时,利用胶羽颗粒予以收集固体杂质并产生胶凝沉淀,如此经胶凝沉淀后的原水,可使水质较为洁净。
请配合参阅图5及图6所示,现有技术的倾斜管装置30是包括多个弯折片31。该弯折片31是为一薄片材,片体表面纵向压挤成形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凹入与突出处。其中两相邻的弯折片31以一侧面的相对的突出处相互胶粘连接,两弯折片31以另一侧面的突出处与另两相邻弯折片31的突出处相连接,同时,各弯折片31间以两相对的凹入处形成为一流道32。
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现有技术的沉淀池40为呈矩形的水池,其具有较长的两侧壁与较短的两侧壁。考量到原水需具有足够的流动距离,其流动方向为沿沉淀池40的长轴向流动;而为了于沉淀池40内设置倾斜管装置30,于池体两侧壁设有多个支架41,该支架41考量到需承受倾斜管装置30与附着于倾斜管装置30上的固体杂质的重量,故设计为较短的长度,以支架41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于池体的较长两侧壁。该倾斜管装置30以其底面设置于该支架41上,各弯折片31是与支架41呈相互平行的 位置。
然而,实际于原水的胶凝沉淀作业时,原水中的固体杂质将附着于倾斜管装置30的流道32内侧壁,因而增加各弯折片31的重量,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受到各弯折片31的排列方向影响,使得部份弯折片31无法由支架41所实际支撑,而只能以与相邻弯折片31之间相互胶粘结合的方式支撑,在弯折片31重量增加下将产生下沉的现象,而下沉的弯折片31之间与相邻弯折片所形成的流道32也将变形,使各流道32两端的管径不一且不位于同一平面上,将使流经各流道32的原水流量不均,影响沉淀效果。
再者,该倾斜管装置30的下沉处的流道32如继续吸附固体杂质,在无支架41的实际支撑下只依靠相邻弯折片31的胶粘附着力承重,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恐有影响倾斜管装置30结构的疑虑,无法提供正常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倾斜管装置具有无法由现有沉淀池的支架提供其足够的支撑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以下述的技术手段以改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立六角倾斜管装置,是设置于一沉淀池内的支架上,该倾斜管装置包括有多个弯折片;
该弯折片为一呈平行四边形的片体,片体具有两长边及两短边,片体表面成形有多组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片、第一侧片、第二连接片与第二侧片,该第一、二连接片是等长且与片体的短边相互平行,该第一、二侧片是等长且与片体的短边相互平行;
其中两相邻的弯折片以其第一连接片相互贴合连接,两弯折片的第二连接片相互平行且形成有间距,一弯折片的第一侧片与相邻弯折片的第二侧片相互平行且形成有间距,由断面视之其一弯折片的第一侧片、第二连接片与第二侧片以及相邻弯折片的第二侧片、第二连接片与第一侧片等各片材可围绕一空间,以形成为一流道;多个弯折片堆栈以组成为一倾斜管装置,各弯折片的底部皆与支架的顶面相互抵顶。
上述的立六角倾斜管装置,其流道的断面呈六边形。
前述的立六角倾斜管装置,其中该六边形的六个角皆为钝角。
所述的立六角倾斜管装置,其弯折片短边与一侧长边的夹角为6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上述的技术手段,改变倾斜管装置的弯折片的结合方向,各弯折片以平行于沉淀池连接支架的两侧壁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倾斜管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各弯折片皆可受到沉淀池的支架所支撑,可确实改良现有技术的倾斜管装置的部份弯折片无法受支架所支撑的缺点,使倾斜管装置于过滤原水时不会有部份弯折片产生下沉的情形,使各流道的原水流量得以平均,且有效提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以下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份放大的平面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设于沉淀池内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倾斜管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佩珊,未经谢佩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14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