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软袋用注药组合盖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2146.2 | 申请日: | 201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1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钟德庆;陆广年;董维彬;李伟松;雷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新兴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A61J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29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软袋用注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包装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医疗输液软袋的注药组合盖。
背景技术
目前欧美及发达国家用于输液软袋的加药塞装置是采用非PVC软袋上热焊接一段软导管,药液从导管灌入袋体内,然后再插接输液塞和加药塞装置,形成一个密封的输液软袋包装。此输液软袋用加药塞主要由中间有液流通孔的连接插头顶端嵌入橡胶体,套上铝塑盖或聚丙烯塑盖封口,这种输液软袋具有重量轻、运输、使用携带方便、输液时自动回缩不需进气孔、不易造成交叉感染等优点,从而获得了广泛应用。但其设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种结构需要通过导管连接,提高了材料的成本;橡胶体与药液直接接触,会对药液造成污染;在密封过程需铝合金盖变形收口压缩胶塞达到密封效果,而铝合金盖在密封过程中因变形收口摩擦会产生铝屑、微粒,这些铝屑、微粒在密封过程中进入到药液中,对药液造成污染,严重的会产生医疗事故。这些问题造成不小的安全隐患,影响了输液软袋的推广发展。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消除上述隐患,且结构间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的输液软袋用注药组合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实用的输液软袋用注药组合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主要是:一种输液软袋用注药组合盖,包括本体、橡胶塞,所述本体设有阻隔式贯穿通孔,所述阻隔式贯穿通孔通过隔离片分隔为橡胶室和液流通道;所述橡胶塞置于橡胶室内,通过紧贴在本体上端口的易撕铝膜密封;所述本体用于与输液软袋熔合的一端为菱形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隔离片的厚度在0.25~0.35mm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本体菱形体的一端截面为菱形,其锐角处设置有延伸熔融边,钝角处采用圆弧过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橡胶塞为中空的帽子形状,其顶端设有针刺定位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输液软袋用注药组合盖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体下端的菱形体结构能够与输液软袋直接熔合,接合牢固可靠、密封性好;阻隔式贯穿通孔避免了药液与橡胶塞接触;易撕铝膜的使用避免了橡胶塞的针刺部位裸露在空气中。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全可靠,撕开易撕铝膜即可使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易撕铝膜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塞主视图;
图5是图4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软袋用注药组合盖,包括本体1、橡胶塞2,所述本体1设有阻隔式贯穿通孔,所述阻隔式贯穿通孔通过隔离片12分隔为橡胶室10和液流通道11;所述橡胶塞2置于橡胶室10内,通过紧贴在本体1上端口的易撕铝膜3密封;所述本体1用于与输液软袋熔合的一端为菱形体。这种输液软袋用注药组合盖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体1下端的菱形体结构能够与输液软袋直接熔合,接合牢固可靠、密封性好;阻隔式贯穿通孔避免了药液与橡胶塞2接触;易撕铝膜3的使用避免了橡胶塞的针刺部位裸露在空气中。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全可靠,撕开易撕铝膜即可使用,方便快捷。
参照图2,隔离片12与本体1为一体结构,通过隔离片12把本体1设有的阻隔式贯穿通孔分隔为橡胶室10和液流通道11,避免了药液接触到橡胶塞2。隔离片12的厚度设置为0.25~0.35mm,使用时可用注射针头直接刺穿注药。
参照图1、图2,所述本体1的下半部分设置为中空的菱形体,其截面大致为菱形,中间是液流通道11。菱形的四个面为平直的热熔面,其锐角处设置延伸熔融边13,钝角处采用圆弧过渡。本体1通过平直的热熔面与输液软袋融合,可使其粘合更牢固;锐角处的延伸熔融边13可使焊接时输液软袋的膜不会被拉伸过大,使本体1跟输液软袋更好的接合;钝角上采用圆弧过渡,避免了尖锐棱角磨损或锉破输液软袋。
参照图4、图5,橡胶塞2设置为中空的帽子形状,其顶端设有针刺定位环20,使用时,注射针头可方便的从针刺定位环20间的针刺部位刺入进行注药。
进一步,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易撕铝膜3热封紧贴在本体1的上端口,将橡胶塞2密封在橡胶室10内,避免了其针刺部位裸露在空气中。如图2、图3所示,易撕铝膜3的形状设置为在紧贴本体1上端口时,还有部分延伸出去,方便使用时撕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新兴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新兴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21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