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铸件多包合浇用对包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2701.1 | 申请日: | 201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8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贾秀梅;尹茂建;秦书清;杨爱华;孟慧洲;崔希新;于俊才;陈学明;吴云云;贾世忠;刘宝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7/00 | 分类号: | B22D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铸件 多包合浇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铸件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大型铸件多包合浇用对包器。
背景技术
铸件过程中,移动钢包将钢包内的钢水通过浇口杯注入模具中,在此过程中钢包与浇口杯的垂直距离在一定范围内,且钢包与浇口杯的中心位置对齐。
为满足上述要求,通常采用对包器,通过使用对包器测量钢包距离浇口杯的距离,并观察钢包与浇口杯的对齐程度。请参照图1所示的对包器,该对包器包括:固定部件11、细垂线12、连接扣13和垂吊物14,其中,固定部件11用于将对包器固定在钢包15的注孔下水口处;细垂线12一端与固定部件11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接扣13与垂吊物14相连。上述对包器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当钢包15移动至座包位时,操作人员将固定部件11插入钢包注孔下水口处,并将其固定;对包器固定好后,由别人指挥钢包15移动,观测人员在钢包15底部测量垂吊物14与浇口杯16的距离。
在上述操作过程中由于上述结构的对包器中细垂线部分较长(一般长达500mm,且此处结构一般为细线绳或其它软线结构,所以钢包移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晃动,必须通过人工定位后方可测量,所以加大了对包位误差。且垂吊物通过连接扣(或直接)系在细垂线上,垂吊物在钢包移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不便于直接测量。
另外,上述固定部件为V型结构件,该V型构件通常是由电焊条弯曲制作而成,如果固定不好很容易从钢包上脱落,容易引发事故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型铸件多包合浇用对包器,以减少对包误差,便于直接测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型铸件多包合浇用对包器,包括第一连接扣、垂吊物和可固定在钢包的注孔下水口处的固定部件,所述第一连接扣与所述垂吊物相连,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扣之间通过第一标尺进行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大型铸件多包合浇用对包器中,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第一固定盘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盘中心位置的第二连接扣,所述第二连接扣与所述第一标尺相连。
优选的,在上述大型铸件多包合浇用对包器中,所述第一固定盘上设置有两个微型磁铁。
优选的,在上述大型铸件多包合浇用对包器中,所述两个微型磁铁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盘的边缘处。
优选的,在上述大型铸件多包合浇用对包器中,所述第一固定盘包括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可拆卸的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在上述大型铸件多包合浇用对包器中,所第一半圆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通过销轴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在上述大型铸件多包合浇用对包器中,所述垂吊物包括第二固定盘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盘中心位置的第三连接扣,所述第三连接扣通过第二标尺与所述第一连接扣相连。
优选的,在上述大型铸件多包合浇用对包器中,所述第二固定盘包括:第三半圆环和第四半圆环,所述第三半圆环和所述第四半圆环可拆卸的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在上述大型铸件多包合浇用对包器中,所第三半圆环和所述第四半圆环通过销轴固定在一起。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部件与第一连接扣之间通过第一标尺进行连接。第一标尺具有一定刚性,操作人员在测量钢包距离浇口杯之间距离过程中第一标尺不易发生晃动,钢包和浇口杯对包误差小,且容易直接测量垂吊物距离浇口杯的距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大型铸件多包合浇用对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大型铸件多包合浇用对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大型铸件多包合浇用对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固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固定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固定盘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垂吊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27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连铸中间包包盖
- 下一篇:一种压铸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