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制氢排气管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2742.0 | 申请日: | 201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1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许冠能;梁斌;黄鹤辉;赵克政;宋世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工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汽车拖拉机研究所;广西玉柴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F02M25/12;C01B3/2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周小芹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排气管 | ||
1.一种车载制氢排气管,其特征在于:该排气管上设有废气入口和醇入口(22),废气入口与发动机的排气口相连,醇入口(22)通过醇管与醇箱(27)连接;所述的车载制氢排气管内壁上嵌入有加热器(20),该加热器(20)的入口与醇入口(22)相连,加热器(20)的出口(5)与反应器的一端相连;所述的反应器直接设在车载制氢排气管壳体上,该反应器的另一端设有与车辆发动机连接的裂解气出口(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制氢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20)为螺旋状热交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制氢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包括有醇汽腔(3)、裂解气初腔(8)、裂解气终腔(19)以及填装有催化剂的裂解反应初室(2)和裂解反应终室(17),所述的醇汽腔(3)一端与加热器(20)的出口(5)连接,另一端与裂解反应初室(2)的入口相连接,裂解反应初室(2)为金属网(6、7)之间的空腔,该裂解反应初室(2)的出口与裂解气初腔(8)相连接;所述的裂解反应终室(17)为金属网(16、18)之间的空腔,裂解反应终室(17)的出口与裂解气终腔(19)相连,所述的裂解气终腔(19)上设有所述的裂解气出口(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工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汽车拖拉机研究所;广西玉柴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工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汽车拖拉机研究所;广西玉柴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27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