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锥型塔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2780.6 | 申请日: | 201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3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昌;王海龙;孙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1/00 | 分类号: | F03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型塔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塔架,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中的锥型塔架。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的高度一般在100米左右,并且风场一般选在广阔的平原或者丘陵、山地,常年风速较大,另外塔架支撑的发电组总重量约一百吨,因此风力发电机组的支撑是非常重要的结构部件。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支撑方式主要是桁架结构和筒型结构,个别风机采用混凝土浇筑圆柱支撑,将风力发电机组架高在一定的高度上,尽最大限度的利用该高度范围内的风能。传统的桁架结构受力多采用二力杆组合,受风力面积小,但人员攀爬和电缆的布置都暴露在外界环境下,受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恶劣天气将直接影响对风机的维护;混凝土圆柱结构受混凝土强度所限,塔架高度只能在较低范围内,一般不超过三四十米,不能做到比较高的高度,而且对风机的交变载荷比较敏感,在寿命上明显输于钢结构支撑。而圆筒型支撑塔架克服了以上两种支撑的缺点,采用钢板卷制、焊接而成,能使操作人员和电缆等设备处于受保护的圆筒之内,方便了人员的攀爬,保证了设备的保护,通常各个风力发电机组厂家的圆筒型塔架都有结构上的不同,如有直筒型和上下阔口型。其中,直筒型塔架上下直径一样,整个塔架较重,对基础要求高,另外增加了整个塔架的受风面积,整个风机受力增大,更重要的是增加了风机尾流效应,直接影响周边风机的发电量,为减少直筒型塔架尾流效应影响,必须增加风机之间的距离,这样又会浪费土地和风资源;上下阔口型塔架在中间段会有一段收缩,虽然克服了直筒型受风面积大的缺点,但其最小直径比上下顶点都小很多,在风机载荷变化很大时,极容易产生屈曲破坏,产生风机倒塌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能延长筒内设备使用寿命,并适用于轮毂中心高度为75米、2A类及以下风场的锥型塔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锥型塔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段钢板,各段所述钢板按照预先设定的锥角卷制成一锥形环筒并焊接,各段所述锥形环筒之间再逐段焊接,并按锥形斜度布置吊装成所述锥型塔架,所述锥形斜度范围为0~1.516角度值;各段所述锥形环筒的卷制焊接焊缝采用交错、对称布置;位于最底部的两所述锥形环筒上设置有一椭圆形门洞;各段所述钢板采用板材的厚度、宽度根据各段所述钢板所处高度的风电机组载荷进行设置。
相邻两所述锥形环筒的连接处焊接有用于加固的法兰,所述锥型塔架通过所述法兰与风电机组和基础之间进行螺栓连接。
各段所述钢板均采用整体钢板。
各段所述锥形环筒内外均能焊接同等级钢结构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整体受力情况,采用由若干段钢板卷制焊接成锥形环筒,各环筒再经过焊接、按锥形布置吊装成锥型塔架,因此,实现了最大限度的传递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时的载荷并支撑风力发电机组重量,安全性较高。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最经济的不同厚度钢板布置方案,以及根据风力发电机组载荷制定布置锥角,可以调整连续厚度的钢板的布置方案,也尽可能的降低风力发电机组整体重量,减少对基础的额外作用力。同时考虑到运输问题,做到了公路运输时不超高超长超重等要求。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的锥型塔架能保证基础的连接牢固,而锥型塔架顶部可以根据机舱接口变化直径,做到尽可能的小直径,这样既保证了基础的牢固,又做到了受风面积较小。4、本发明采用范围为0~1.516角度值的锥形斜度布置的锥型塔架,还能保证能支撑一定风况下的发电机组重量,同时能做到用料最省。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行业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椭圆形门洞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锥形环筒和法兰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2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联浮动阀手摇活塞式抽气引水器
- 下一篇:水动能转换超音速风力发电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