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分装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2789.7 | 申请日: | 201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9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帆;曹长春;张俊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抱死 制动 系统 分装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的装配夹具,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分装夹具。
背景技术
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为ABS)属于汽车制动器的一种。汽车制动器总成的装配,以往在主装配线上或者在主装配线线外进行安装,都未采用分装夹具,这两种方式应用于防抱死制动系统装配时,由于防抱死制动系统制动油管装配困难,而且制动油管位置混乱,因此这两种方式不能保证装配质量和提高生产率;也有采用分装夹具进行分装总成,例如公开号为CN 101513902A公开的一种汽车前制动器分装夹具,它包括压钳座、压钳、压钳头、定位环和底板,定位由夹具定位环保证,由快速手动压钳将前制动器总成压紧,用栓将夹具组合,这样的分装夹具的种类很多,每种分装夹具适用于特定的或者相关的制动器,而目前还没有专门适用于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分装夹具。因此,将防抱死制动系统在主线上生产能大大降低生产节拍,设计一款好的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分装夹具来提高装配效率和生产效率,是各个汽车厂家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分装夹具,它用于在主装配线上进行防抱死制动系统执行机构与制动油管的分装,它能克服防抱死制动系统制动油管装配困难,以及有效地避免油管位置不正确导致的各油管之间的互相干涉问题,并能保证装配质量,缩短制造周期,保证生产进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分装夹具,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一防抱死制动系统固定盒通过螺栓定位连接在底板中心的右部,一夹钳支撑座通过螺栓定位连接在底板前边的中右部;一夹钳的底座通过螺栓定位连接在夹钳支撑座的顶部,夹钳的一端与防抱死制动系统固定盒的顶部对应,且夹紧位置为防抱死制动系统本体顶端的中间位置,夹钳和夹钳支撑座的作用是将防抱死制动系统本体定位于抱死制动系统固定盒上;一防抱死制动系统支架定位装置通过螺栓定位连接在底板右边的中后部,其作用是定位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支架;一第一制动油管定位装置支撑座通过螺栓定位连接在底板左边的中部,在第一制动油管定位装置支撑座上设有一贯通左右侧的第一长条形孔,第一制动油管定位装置从第一长条形孔穿过;一第二制动油管定位装置支撑座通过螺栓定位连接在底板左边的中后部,在第二制动油管定位装置支撑座上设有一贯通前后侧的第二长条形孔,第二制动油管定位装置从第二长条形孔穿过;第一制动油管定位装置和第二制动油管定位装置的作用是定位将制动油管的位置。
所述的第一制动油管定位装置、第二制动油管定位装置、防抱死制动系统固定盒和防抱死制动系统支架定位装置的材料均为尼龙;第一制动油管定位装置与第一制动油管定位装置支撑座上的第一长条形孔为间隙配合,第二制动油管定位装置与第二制动油管定位装置支撑座上的第二长条形孔也为间隙配合,但都不能过于松动。
将防抱死制动系统执行机构与制动油管安排到主线边的分装夹具上进行分装,然后在主线上与车身进行装配,这样大大地降低了主线的劳动量。从技术角度看,在分装夹具上将制动油管走向固定好且进行拧紧扭矩的操作将更加可靠,装配质量将更加卓越。
本分装夹具的定位精度较高,主要是确定防抱死制动系统与制动油管的相对位置;该分装夹具的定位方案是基于产品3D数据,以防抱死制动系统和制动油管的装配关系来确定定位方式,具体是先将防抱死制动系统定位,接着定位制动油管,后以制动油管的位置来确定制动油管与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相对位置。本防抱死制动系统总成的定位是由夹钳夹紧装置(即夹钳和夹钳支撑座)和防抱死制动系统固定盒对防抱死制动系统本体的定位、防抱死制动系统支架定位装置对防抱死制动系统支撑架的定位以及制动油管定位装置和制动油管定位装置对多根油管的定位集成;因此该分装夹具,不仅制作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定位可靠,而且可以满足质量要求,还可以提高装配速率,满足生产节拍。
附图说明
图1是防抱死制动系统分装夹具方案图;
图2是防抱死制动系统分装夹具过程图;
图3是防抱死制动系统分装完成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27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或预防癌症的药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或预防癌症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