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感应LED日光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3641.5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0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长金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3/04;H05B37/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感应 led 日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光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外感应LED日光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照明设备多采用开关控制灯的开关与熄灭,夜晚需要人为的将灯打开或熄灭,尤其像在停车场、楼道等地使用时,夜晚需要照明,长期将灯打开,造成成本的浪费,减损灯具寿命,电能浪费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红外感应LED日光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红外感应LED日光灯,所述日光灯包括本体、灯头1(c)和灯头2(d)、红外人体感应控制器1(a)和红外人体感应控制器2(b)、LED光源1(e)和LED电源2(f);
所述灯头1(c)和灯头2(d)安装在所述本体两端,分别连接220V交流电源的两个输入端;
所述红外人体感应控制器1(a)安装在所述灯头1(c)上,所述红外人体感应控制器2(b)安装在所述灯头2(d)上;
所述红外人体感应控制器1(a)和红外人体感应控制器2(b)与所述LED电源2(f)连接,所述LED电源2(f)与所述LED光源1(e)连接,所述红外人体感应控制器1(a)和/或红外人体感应控制器2(b)根据感应到的人体感应信号控制所述LED电源2(f)为所述LED光源1(e)供电。
进一步,所述红外人体感应控制器包括电源电路、负载主回路控制电路、人体感应接收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
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220V交流电源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用于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所述信号处理电路供电;
所述人体感应接收电路包括感应探头,用于在感应到接收范围内有人体时产生人体感应信号,并将所述人体感应信号发送到所述信号处理电路;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负载主回路控制电路和人体感应接收电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人体感应信号时向所述负载主回路控制电路发送负载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负载主回路控制电路分别与220V交流电源的一个输入端和所述LED电源2(f)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负载输出控制信号时将220V交流电源输入到所述LED电源2(f)。
进一步,所述负载主回路控制电路包括桥堆和单向可控硅,所述桥堆中具有两个二极管共同负极的一端与所述单向可控硅的阳极连接,所述桥堆中具有两个二极管共同正极的一端与所述单向可控硅的阴极连接,所述桥堆的另外两端分别与220V交流电源的一个输入端和所述LED电源2(f)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接收所述负载输出控制信号。
进一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接收到所述人体感应信号时向所述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发送高电平信号。
进一步,所述红外人体感应控制器还包括光控控制电路,所述光控控制电路中包括用于接收环境照度的光敏电阻,所述光控控制电路用于在环境的照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向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发送光控信号,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在接收到所述光控信号时禁止向所述负载主回路控制电路发 送负载输出控制信号。
进一步,所述红外人体感应控制器还包括延时电路,所述延时电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用于在人体离开所述感应探头的接收范围时,使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继续向所述负载主回路控制电路发送负载输出控制信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感应LED日光灯在确保用户照明系统安全可靠和正常使用的前提下,采用红外人体感应控制器感应一定范围内的人体状况,从而控制LED日光灯的打开和关闭,使得LED日光灯相对使用的时间缩短,使灯使用寿命延长,减少了维修费用、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感应LED日光灯的电路原理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感应LED日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为图2a中A-A位置的剖面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感应LED日光灯的红外感应控制器PCB板与感应探头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中A-A位置的剖面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感应LED日光灯的灯座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中A-A位置的剖面图;
图4c为图4a中B-B位置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长金,未经陈长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36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波吹灰器在线故障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速度估计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