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网型太阳能光伏控制储能供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3697.0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7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元;甄云云;陈敬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N6/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071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网型 太阳能 控制 供电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离网型太阳能光伏控制储能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措施,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规模和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其中,光伏行业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开发领域发展更加迅速。
传统的离网型太阳能光伏控制储能供电系统由光伏组件、支架、控制系统、储能蓄电池、防护箱和用电器组成;其中光伏组件安装在支架的顶端,在安装时预先设定好安装角度,以提高光电转换的效率,一般情况对储能蓄电池的安装采用地埋的方式,为了对安装于地下的储能蓄电池进行防水、防潮保护通常情况采用防护箱,安装时将储能蓄电池安装在防护箱内,将与储能蓄电池相连的导线伸出防护箱并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然后与安装在支架顶端的光伏组件电连接,用电器则与控制系统实现电连接。
下面简单描述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离网型太阳能光伏控制储能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再通过控制系统对埋在地下的储能蓄电池进行充电,将由光能转换而来的电能贮存在储能蓄电池中;使用用电器时,由控制系统控制使得储能蓄电池与用电器实现电导通,从而使得用电器处于工作状态。
由于在发电和储能的过程中,电能必须由支架的顶端通过导线输送到埋入地下的储能蓄电池中;在电能的利用过程中,电能需要由埋入地下的储能蓄电池中通过导线输送给地面的用电器;由于上述的两个过程中由光伏组件到储能蓄电池和由储能蓄电池到用电器的距离较远,从而使得连接光伏组件与储能蓄电池和储能蓄电池与用电器之间的导线较长,过长、过多的导线会增加线路损耗,并且由于离网型太阳能光伏控制储能供电系统基本是小功率发电、用电的系统,因此,离网型太阳能光伏控制储能供电系统的电能利用率较低。另外,由于光伏组件、控制系统、储能蓄电池和用电器分散安装在不同的位置,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导线较长,从而使得该离网型太阳能光伏控制储能供电系统总体结构比较复杂、庞大,并且安装繁琐。
因此,如何使得离网型太阳能光伏控制储能供电系统对电能的利用率较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网型太阳能光伏控制储能供电系统,该离网型太阳能光伏控制储能供电系统对电能的利用率较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网型太阳能光伏控制储能供电系统,包括支架、光伏组件、控制系统、储能蓄电池和用电器,还包括安装箱;所述光伏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箱的上方;所述储能蓄电池和控制系统安装于安装箱中,所述储能蓄电池与所述光伏组件通过控制系统实现电连接;所述安装箱固定于所述支架的顶端;所述用电器与所述储能蓄电池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安装箱通过球铰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安装箱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
优选地,所述万向节具有贯通两端的导线孔,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控制系统之间的连接导线穿过所述导线孔。
优选地,所述用电器为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固定于所述安装箱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安装箱的侧壁设置有贯通安装箱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散热通道。
优选地,所述散热通道的两侧具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安装箱的侧壁所成的角度为锐角。
优选地,所述发光元件为LED光源。
优选地,所述离网型太阳能光伏控制储能供电系统还包括逆变器,所述逆变器安装于控制系统与用电器之间的电路中。
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网型太阳能光伏控制储能供电系统包括支架、光伏组件、控制系统、储能蓄电池、用电器和安装箱;光伏组件安装在安装箱的上方,储能蓄电池与控制系统安装在安装箱中,并且储能蓄电池与光伏组件之间通过控制系统实现电连接;安装时直接将安装箱固定于支架的顶端即可,从而减少了安装各个零部件的程序,进而使得安装简单、方便;最后将用电器与储能蓄电池电连接。上述离网型太阳能光伏控制储能供电系统的工作过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为发电储能过程,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通过控制系统对储能蓄电池进行充电,将由光能转换而来的电能贮存在储能蓄电池中;第二个步骤为电能使用过程,当使用用电器时,控制系统控制储能蓄电池与用电器,实现储能蓄电池与用电器之间电导通,从而用电器处于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36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