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卧式动平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4540.X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3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威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8 | 分类号: | G01M1/38;G01M1/22;G01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卧式 动平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平衡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减震及修正细长零件挠度功能的一种高速卧式动平衡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用的卧式动平衡机均为硬支撑动平衡机,其支架是设计为小截面的弹性体,支架固定在机身上,机身固定在地基的预埋件上,整个系统没有减震装置。因此,对系统转速限制的很低,一般平衡900公斤左右的零件硬支撑卧式动平衡机,额定转速在1500转/分。对于刚性很好的零件,可以在低于工作转速下动平衡。可是对于刚性不是很好的细长零件,低速下的动平衡远远不能满足工作转速下的使用要求。可是,高速运转下没有减震装置的机身和小截面的弹性支架会面临强烈振动的危险。例如近几年,卧螺离心机的快速发展,要求长径比大的转鼓和螺旋推料器要在3000-4000转/分下工作,硬支撑卧式动平衡机的额定转速远远不能满足卧螺离心机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及修正细长零件挠度功能的一种高速卧式动平衡机。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卧式动平衡机,一种高速卧式动平衡机包括上平面呈倒“T”型的两组刚性支架、机身、传动轴及电机;每个刚性支架上设有轴承,两组刚性支架分别位于机身的两侧,被平衡的零件安装在两组刚性支架之间。
所述刚性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振动传感器,另一端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相位盘,相位盘的顶端设有光电传感器,被平衡的零件通过传动轴被电机拖动。
所述振动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通过控制线路与动平衡计算机连接。
所述的机身底座上设有四个橡胶减震器,橡胶减振器通过预埋件与地基连接。
在旋转中由于零件偏重引起的振动,通过振动传感器测得并被动平衡计算机记录,最大振动所发生的相位以及零件的转速通过相位盘和光电传感器测得并被动平衡计算机记录;动平衡计算机采用试重法的计算程序,计算引起振动的偏重的相位角度和质量;通过加重或去重实现零件的动平衡校验。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大截面的完全刚性的支架,不会因为高速下的振动而发生损坏;在机身与地坪之间设计了橡胶减震器,即便是高速旋转,也不会造成激烈振动而损坏机件;为避免减震器给动平衡的精度的影响,采用了试重法的动平衡程序;同时,还采用第三面的高速动平衡修正了细长零件的轴线挠度。这样,就实现了细长零件的高速、高精度的动平衡。尤其是为大长径比的高速卧螺离心机的平稳运行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其中:1、刚性支架,2、机身,3、被平衡的零件,4、轴承,5、光电传感器,6、传动轴,7、相位盘,8、电机,9、动平衡计算机,10、振动传感器,11、橡胶减振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高速卧式动平衡机包括上平面呈倒“T”型的两组刚性支架1、机身2、传动轴6及电机8;每个刚性支架1上设有轴承4,两组刚性支架1分别位于机身2的两侧,被平衡的零件3安装在两组刚性支架1之间。
刚性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振动传感器10,另一端设置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端设有相位盘7,相位盘7的顶端设有光电传感器5,被平衡的零件3通过传动轴6被电机8拖动。
所述振动传感器10、光电传感器5通过控制线路与动平衡计算机9相连接。
参见图1、图2,机身2底座上设有四个橡胶减震器11,橡胶减振器11通过预埋件与地基连接。
上述动平衡机的检测方法如下:
参见图1、图2,被平衡的零件3通过传动轴6被电机8拖动,旋转速度由调速变频器进行调整。在旋转中由于零件偏重引起的振动,通过振动传感器10测得并被动平衡计算机9记录,最大振动所发生的相位以及零件的转速通过相位盘7和光电传感器5测得并被动平衡计算机9记录;动平衡计算机9采用试重法的计算程序,计算引起振动的偏重的相位角度和质量;通过加重或去重实现零件的动平衡校验。
刚性的支架以及并在支架和地基之间设置减震器,采用的试重法的程序来进行动平衡,完全可以消除减震器刚性系数对动平衡精度的影响。这样,实现了对刚性较差的细长零件在工作转速下的动平衡,并采用了三面动平衡技术,对零件的挠度进行修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威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威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45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密性检查防漏加工夹具
- 下一篇:车用密封条插拔力测试通用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