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4546.7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6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显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登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3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产品供电、能持久匹配、稳定连接其插座连接器的新型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产品上都配备有插座连接器,用于与电源的插头连接器配合导通供能,通常插座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内外导电端子及金属外壳,内外导电端子均收容于绝缘本体内,金属外壳包覆于绝缘本体的外面,而插头连接器包括具有插孔的绝缘管,且绝缘管内外部分别包覆设有内外金属导电体。于使用时,该插头连接器以绝缘管插入于插座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内,以内外导电端子分别与内外金属导电体接触,达到电源传输的效果。
然而上述该常用的插头连接器的内金属导电体为呈圆筒形状露出在绝缘管的插孔内部壁面上,而与之对接的插座连接器的内导电端子则设计复数可弹性摆动的对接部,使两者接触状况必须仰赖对接部的弹性变形作用,若对接部在受到内金属导电体推挤接触后,产生塑性变形的问题时,使得后续插头连接器再插入插座连接器内时,内金属导电体便无法再接触到对接部,造成接触不良、电源传输被阻断。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电源连接器,以改善传统电源连接器易发生塑性形变对电子产品可持续运作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套管、内电极层及外电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一端设有对接孔;所述内电极层设于绝缘套管内,内电极层一端设有连接管,另一端设有与供电导线相连的焊接部,且所述连接管在相邻对接孔处的内环上朝内凸设有环状排列的复数接触端,所述复数接触端的内径小于插座对接管的外径;所述外电极层设于绝缘套管外。
进一步地,所述内电极层设有用于信号传输的中心电极杆,且所述中心电极杆外设有隔绝体。
进一步地,所述复数接触端之间设有剖孔。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套管为中空状,且于相邻对接孔的外环设有卡扣凹槽。
应用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作为电子设备的供能接头,其突出效果为:
该电源连接器藉由复数接触端包覆插座内对应所设圆筒状对接管外部并紧密接触,能确保插头及插座对接时稳定不偏心,改善电子产品供电单元的能量传输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插接对象插座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插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插座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插座使用时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插座频繁使用后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与插座插接前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与插座插接前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与插座插接时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与插座插接后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如图1至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插接对象插座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该插座1包括绝缘座体11、第一端子12、第二端子13及第三端子14,其中:
该绝缘座体11内部具有插接空间110贯通外部,且插接空间110一侧设有插接口111、另侧设有嵌入孔112,并于嵌入孔112外围之壁面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嵌槽113,而插接空间110壁面设有凹陷状之内容室1101,且内容室1101与嵌槽113相连通,另于绝缘座体11在相邻嵌入孔112的外侧设有扣槽114,且绝缘座体11的二相对外侧分别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凸块115。
该第一端子12包括有相互结合的内绝缘体121及外部端子122,而内绝缘体121具有本体1211,并于本体1211一侧朝外延伸有杆体1212,而本体1211及杆体1212内设有贯通的内插孔120,再由内插孔120相对壁面上设有剖槽1213,且本体1211两相对外侧设有凸扣1214,而外部端子122具有位于本体1211内的基部1221,并于基部1221一侧朝外延伸有呈圆筒状包覆在杆体1212外的对接管1222,而基部1221与对接管1222内设有贯通的穿孔1220,而远离对接管1222的另侧向外延伸设有两相对的第一焊接部12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登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易登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4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低压配电柜
- 下一篇:全自动锂电池三卷绕头卷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