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茶机专用夹线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4760.2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4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河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溪县神工农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H02G3/30;A01D46/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张梧邨 |
地址: | 3624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茶 专用 夹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茶机辅助配件,特别涉及一种夹线器。
背景技术
采茶机是茶农用来采摘茶叶的机械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先利用采茶机上的剪切工具对茶树顶部或外侧的茶叶进行剪断,再利用采茶机上的风机将剪下的茶叶吹进采茶机的收集袋内。由于采茶机的剪刀工具和风机均为用电装置,即采茶机具有较多的导线散置在采茶机的机身一侧外,而采茶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振动,这样易使散置的导线发生摇晃,从而给茶农带来采茶过程的不便,并隐藏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茶农一般采用橡胶布把散置在采茶机机身外的各导线与采茶机机身的杆部束扎在一起以防止各导线发生摇晃;但是橡胶布在长期使用后,其粘性较差,极易使束扎在一起的各导线发生散落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茶机专用夹线器,其可使散置在采茶机外的导线牢固地束扎在一起,使各导线不易随采茶机的振动而发生散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采茶机专用夹线器,包括一塑料本体,上述塑料本体的一端设有可固定夹持在采茶机机身杆部上的夹持部,且上述夹持部上开设有供采茶机机身杆部紧卡入上述夹持部内的卡口,上述塑料本体的另一端设有可供待束导线嵌装其内的嵌装部,且此嵌装部上开设有供各待束导线分别嵌入上述嵌装部内的开口。
上述夹持部和上述嵌装部均为一环形结构。
上述嵌装部内凹设有向上述夹持部方向延伸的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采茶机专用夹线器,使用时,利用塑料本体的弹性,采茶机机身的杆部可通过夹持部的卡口卡入塑料本体的,然后再通过嵌装部上的开口可将散置在采茶机机身外的各导线分别嵌装在塑料本体的嵌装部内,这样,夹线器可夹固在采茶机机身上,且散置在采茶机机身外的各导线可全部束紧在夹线器内,避免了各导线因采茶机的振动而发生散落的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塑料本体 1 夹持部 11
卡口 111 嵌装部 12
开口 121 凹槽 1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茶机专用夹线器,如图1所示,包括一塑料本体1,该塑料本体1的一端设有可固定夹持在采茶机机身杆部上的夹持部11,此夹持部11为一环形结构,且此环形结构上开设有供采茶机机身杆部紧卡入环形结构内的卡口111,该塑料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可供待束导线嵌装其内的嵌装部12,此嵌装部12为一环形结构,且此环形结构上开设有供各待束导线分别嵌入环形结构内的开口121,而且,此环形结构内开设有沿夹持部11方向延伸的凹槽13。
本实用新型的采茶机专用夹线器,使用时,利用塑料本体1的弹性,采茶机机身的杆部可通过卡口111卡入夹持部11内,然后再通过开口121可将散置在采茶机机身外的各导线分别嵌装在嵌装部12内,这样,塑料本体1可夹固在采茶机机身杆部上,且散置在采茶机机身外的各导线可全部束紧在塑料本体1内,则避免了各导线因采茶机的振动而发生散落的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又由于嵌装部12内开设有沿夹持部11方向延伸的凹槽13,这样通过此凹槽13可增加嵌装部12嵌装导线的容量。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溪县神工农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溪县神工农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47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管、板冷拔拉孔工艺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手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