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5367.5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1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叔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胜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02 | 分类号: | B60B21/02;B60B21/06;B60B2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圈结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由轮框、幅条及管接头所组成的轮圈结构,作为连接轮框与幅条的管接头设置在轮框的外环壁,以达到轮圈轻量化的特性。
背景技术
按照自行车轮胎必须通过轮圈安装在车体上,而轮圈可以提供固定轮胎和令轮胎得以平稳地在地面上接触摩擦并前进的效果,且由于自行车行驶在道路上时,容易遇到颠簸不平而上下起伏震动的状况,因此轮圈的结构强度和变形忍受性即攸关自行车行进时的稳定度和安全问题。同时轻量化的设计有助于节能效果,因此相关产业中对轮圈的研究和改良较多。一般而言,轮圈的整体结构由一圆形的轮框体、一车轮毂和多个连接车轮毂与轮框体的幅条所组成。
请参阅图6和图7,图6和图7为一款现有的轮圈结构,该轮圈结构包括一轮框40、多个幅条50,和多个组装轮框40与幅条50的管接头60,该轮圈结构的轮框40为一环形的空心形框体,该轮框40具有供轮胎组装设置的外环壁41和供管接头60设置的内环壁42,其轮框40在外环壁41的两侧各延伸出一供轮胎扣抵组装设置的框唇411,轮框40在内环壁42的断面呈现V形形态,该内环壁42在底部环绕形成一圈材质较厚并供管接头60穿出设置的设置段421。
前述是一款现有的轮圈结构,由现有的轮圈的说明可知,现有的轮圈结构的轮框与幅条的结合部位在于轮框的内环壁,且为确保轮圈与管接头的结合强度,现有的轮圈结构的轮框的内环壁均是采用厚度加厚的设计,避免轮圈与管接头的结合部位崩坏,然而在内环壁的底部环绕形成材质较厚的设置段势必造成轮框整体重量的提升,造成自行车骑乘时必须更加费力。
鉴于已知作为结合轮框与幅条的管接头设置在轮框的内环壁所产生的缺点,本发明人即推出一种轮圈结构,其是一种由轮框、幅条及管接头所组成的轮圈结构,作为连接轮框与幅条的管接头设置在轮框的外环壁,以达到轮圈轻量化的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圈结构,其是一种由轮框、幅条和管接头所组成的轮圈结构,作为连接轮框与幅条的管接头设置在轮框的外环壁,以达到轮圈轻量化的特性。
为了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圈结构,所述轮圈结构包括一轮框、多个幅条和多个组装轮框与幅条的管接头,其中:所述轮框为一环形的空心形框体,所述轮框的外圈具有一供轮胎组装设置的外环壁,而所述轮框的内圈为一内环壁,所述外环壁凹陷设置有一供管接头穿入扣置的设置孔,所述外环壁在设置孔的底缘沿设置孔形状环绕形成一扣置肋,所述管接头的外径环绕形成一与扣置肋对应扣抵的定位环凸,所述轮框在内环壁形成至少一供幅条穿出的穿孔。
优选地,所述轮框在外环壁的两侧各延伸出一供轮胎扣抵组装设置的框唇。
优选地,所述管接头的顶端具有一供手工具扳动作业的多角形扳动座。
优选地,所述管接头的底部设置有一螺孔,所述幅条的一端具有一锁设于所述螺孔的螺纹段。
优选地,所述轮框在所述内环壁的断面呈现V形形态,所述穿孔开口设置在内环壁的近底面的侧边。
优选地,所述轮框在所述内环壁的断面呈现ㄩ形形态,所述穿孔开口设置在内环壁的底面。
由上述实用新型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轮圈结构的作为连接幅条与轮框的管接头设置在轮框的外环壁,相对于将管接头设置在内环壁的现有的轮框而言,本实用新型的轮圈结构不须将轮框的内环壁的底面的材质加厚,而能保持轮框整体的轻量化,且轮框的外环壁因必须与轮胎设置,为保持轮框与轮胎结合的强度,其外环壁即设计为具相当厚度的材质,因此管接头设置在外环壁时,外环壁并不需另做材质的加厚设计即能应付管接头所需的结合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轮圈结构的局部区段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轮圈结构的局部区段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轮圈结构的局部区段的侧面透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轮圈结构的局部区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轮框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区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现有的轮圈结构的局部区段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7是现有的轮圈结构的局部区段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轮框10、外环壁11、设置孔111、扣置肋112、内环壁12、穿孔13、框唇14、内环壁15、幅条20、螺纹段21、管接头30、定位环凸31、多角形扳动座32、螺孔33、轮框40、外环壁41、框唇411、内环壁42、设置段421、幅条50、管接头6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胜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兆胜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53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