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800kV直流线路与接地极线路共塔的输电铁塔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5562.8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3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庄志伟;潘春平;廖毅;林方新;黎景辉;王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12/24 | 分类号: | E04H12/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昕;曾旻辉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800 kv 直流 线路 接地 输电 铁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铁塔,尤其是一种±800kV直流线路与接地极线路共塔的输电铁塔。
背景技术
建设±800kV直流输电系统,可提高输送容量、减少输电线路回路数、节省输电走廊资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现有的±800kV直流线路与接地极同塔线路技术中,如图1所示,在输电铁塔的塔头2上分别设有用于悬挂直流导线6的直流导线横担4和用于悬挂接地极导线5的接地极导线横担3,直流导线横担4位于接地极导线横担3的上方。直流导线和接地极导线均采用普通的大截面钢芯铝绞线,直流导线的正常运行温度为40℃,接地极导线的正常运行温度为70℃,所以在同一档距中接地极导线的弧垂一般大于直流导线的弧垂。
随着对直流系统运行的研究不断加深,接地极导线开始采用钢芯耐热铝合金导线,将正常运行温度提高到110℃,将接地极导线截面缩小为300mm2,同时也减小了接地极导线弧垂,使得同一档距的接地极导线弧垂一般小于直流导线弧垂,但是由于直流导线布置在接地极导线的上方,因此,直流导线挂点与接地极导线挂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必须较大以保证两者间必要的安全距离,由于塔高是由接地极导线对地距离决定的,所以增加的垂直距离将在塔高上表现出来,导致输电铁塔的塔高较高。另外,±800kV直流线路每极导线一般采用6分裂,导线截面为630mm2及以上,而接地极导线每组导线一般采用2分裂,导线截面为300mm2及以上,直流导线的荷载一般为接地极导线荷载的6倍左右,当提高了直流导线挂点高度后,铁塔的荷载重心向上提高,降低了铁塔的安全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输电铁塔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接地极导线为钢芯耐热铝合金导线的±800kV直流线路与接地极线路共塔的输电铁塔,其塔高低、塔重轻、荷载重心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800kV直流线路与接地极线路共塔的输电铁塔,其包括塔身和塔头,在该塔头上分别设有用于悬挂直流导线的直流导线横担和用于悬挂接地极导线的接地极导线横担,所述直流导线横担位于所述接地极导线横担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接地极导线横担由玻璃钢复合材料加工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输电铁塔,用于接地极导线采用钢芯耐热铝合金导线的输电工程,由于接地极导线采用钢芯耐热铝合金导线,同一档距的接地极导线弧垂小于直流导线弧垂,因而,将接地极导线布置于直流导线上方,在保证规程规范要求的对地距离和交叉跨越距离条件下,塔高基本不变,但是直流导线挂点相对现有技术下降了2m,直流导线风压减小约3.5N/m2,铁塔荷载重心下降约5m,单基塔重下降约5%,如此,不仅增加了铁塔的安全可靠性,而且还降低了工程投资,经济性好;
(2)本实用新型的输电铁塔,其接地极导线横担采用玻璃钢复合材料,因玻璃钢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电绝缘性能好等优点,当接地极导线横担采用玻璃钢复合材料横担后,接地极线与塔身之间的间隙成为雷击时接地极线与杆塔的唯一放电通道;并且,由于接地极线横担长约3m,接地极线路耐雷能力高达330kV线路水平,因此雷击造成接地极线闪络大大减少,由此减少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接地极线闪络而引起两侧接地极线电流不平衡造成的直流线路告警次数;
(3)本实用新型的输电铁塔,由于直流导线挂点降低,当发生雷击时,直流横担电位也会比现有技术横担电位低,因此具有较高的耐雷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输电铁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电铁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800kV直流线路与接地极线路共塔的输电铁塔,其包括塔身1和塔头2,在该塔头2上分别设有用于悬挂直流导线6的直流导线横担4和用于悬挂接地极导线5的接地极导线横担3,直流导线横担4位于接地极导线横担3的下方。优选地,接地极导线横担3由玻璃钢复合材料加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输电铁塔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未经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55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感整流器用节电适配器
- 下一篇:蓄热式燃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