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化双路光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5567.0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4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刚;谢鸿志;丁楠;张玮;高进;杜发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化 双路光 模块 | ||
1.一种小型化双路光模块,包括一端设有光接口(101)而另一端设有电接口(102)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与所述电接口(102)配合的电子次模块以及与所述光接口(101)配合的光学次模块,所述光学次模块包括光发射次模块(201)和光接收次模块(20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次模块包括第一电路板(302)和第二电路板(303),所述第一电路板(302)和所述第二电路板(303)之间通过柔性板(301)相连且在所述壳体内相对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化双路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次模块(201)包括第一管壳(2011),所述第一管壳(2011)的前部安装有第一光接头(2012),所述第一光接头(2012)内安装有陶瓷套管(2013),所述陶瓷套管(2013)内安装有凸透镜(2016),所述第一管壳(2011)的后部安装有第一管芯(2014),所述第一管芯(2014)位于所述第一管壳(2011)内的部分的前端安装有非球透镜(2015),所述凸透镜(2016)的中心点位于所述非球透镜(2015)的焦点上,所述光接收次模块(202)包括第二管壳(2021),其前部安装有与其连为一体的第二光接头(2022),所述第二管壳(2021)内安装有光敏面(2023),所述第二管壳(2021)的后部安装有第二管芯(20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化双路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座(103)和与其配合的封盖(104),所述底座(103)的前部设有所述光接口(101),其后部设有所述电接口(102),所述底座(103)的中部设有立板(1031),所述立板(1031)上开有两个横向分布的第一固定孔(1032),所述第一电路板(302)竖直安装于所述底座(103)内,所述光发射次模块(201)和所述光接收次模块(202)安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302)上,所述第一光接头(2012)的前部和所述第二光接头(2022)的前部对应伸入所述第一固定孔(103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孔(1032)上方的立板(1031)上开有两个横向分布的第二固定孔(1033),平卧于所述光学次模块上方的所述第二电路板(303)的前端设两个凸起(3031),两个所述凸起(3031)对应伸入所述第二固定孔(10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化双路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302)的自由端上设有与所述电接口(102)配合的排针(30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化双路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031)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开口向上且向后突出于所述立板(1031)的第一卡槽(1034),所述底座(103)的中部上开有与所述第一卡槽(1034)配合的中心卡槽(1035),所述第一光接头(2012)和所述第二光接头(2022)的外壁上分别开有一个第二卡槽(20),还包括一个锚式卡挡(4),所述锚式卡挡(4)的锚杆(401)的下端从所述第一光接头(2012)和所述第二光接头(2022)之间穿过并伸入所述中心卡槽(1035),所述锚杆(401)左右两侧的锚式卡挡(4)上各设有一个锚尖(402),两个所述锚尖(402)对应卡在所述第一卡槽(1034)内,每个所述锚尖(402)与所述锚杆(401)之间部分对应配合卡在所述第二卡槽(20)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化双路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针(3021)为1mm间距排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化双路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3)与所述封盖(104)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55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