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鼻中隔气囊墙的鼻腔止血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6255.1 | 申请日: | 2011-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6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邓艺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艺婷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12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中隔 气囊 鼻腔 止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鼻腔止血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带鼻中隔气囊墙的鼻腔止血器。
背景技术
鼻腔多囊袋止血器,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分为鼻内段和鼻外段,所述鼻内段中部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连接有一个中气囊袋,所述导管内设置有第一支管,该第一支管一端分叉分别与两个中气囊袋连通,所述第一支管另一端与鼻外段外端设置的单向阀连通。中气囊袋为上下两个气囊袋,故充气后能在鼻腔内上下(鼻腔顶、底)得到充分的延伸扩张,以达到迅速充气压迫止血作用,并有一定防止血器向后滑动作用。同时上下气囊分散了两侧压力,减轻了局部压迫疼痛,又使上下(鼻腔顶、底)部位得到充分的压迫止血作用。但是在做单纯鼻中隔手术或同时含有鼻中隔手术的鼻腔手术在手术后,中隔软骨切掉,使用该鼻腔多囊袋止血器时,气囊充气会推动中隔粘膜过度向另一侧移动,导致鼻中隔粘膜破裂,同时会导致手术后鼻中隔粘膜间形成血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鼻中隔手术或同时含有鼻中隔手术的鼻腔手术在手术后,快速、有效、持久的带鼻中隔气囊墙的鼻腔止血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鼻中隔手术后,快速、有效、持久的带鼻中隔气囊墙的鼻腔止血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鼻中隔气囊墙的鼻腔止血器,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分为鼻内段和鼻外段,所述鼻内段中部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连接有一个中气囊袋,所述导管内设置有第一支管,该第一支管一端分叉分别与两个中气囊袋连通,所述第一支管另一端与鼻外段外端设置的单向阀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内段中部设置有鼻中隔气囊墙,该鼻中隔气囊墙固定在鼻内段外壁上,其中两个中气囊袋均位于鼻中隔气囊墙一侧。
中气囊袋为上下两个气囊袋,故充气后能在鼻腔内上下(鼻腔顶、底)得到充分的延伸扩张,以达到迅速充气压迫止血作用,并有一定防止血器向后滑动作用。最重要的是避免现行鼻腔气囊充气后呈球形扩张致鼻腔两侧张力过大而引起患者局部压迫疼痛难忍,而又不能起到使气囊充气后充分延伸至上下方(鼻腔顶、底)达到压迫止血作用。而使用上下气囊则分散了两侧压力,减轻局部压迫疼痛,又能使上下(鼻腔顶、底)部位得到充分的压迫止血作用。在此基础上又设置鼻中隔气囊墙,单纯鼻中隔手术和同时含有鼻中隔手术的鼻腔手术在手术后,中隔软骨切掉,使用该鼻腔多囊袋止血器时,由于鼻中隔气囊墙挡住,气囊充气不会推动中隔粘膜过度向另一侧移动,导致鼻中隔粘膜破裂,有效保护了鼻中隔粘膜,不会导致手术后鼻中隔粘膜间形成血肿,使得鼻腔止血器更加完善。
上述单向阀为三腔单向阀,所述第一支管与三腔单向阀的的第一接口相连。三腔单向阀是鼻腔多囊袋止血器从前鼻孔插入鼻腔后进行注气、注水的阀门,具有控制气体和液体溢出的作用。
上述鼻内段后部的外圆周上套设有后水囊,该后水囊由导管内设置的第二支管与三腔单向阀右边的第二连接口相连。充水后具有对后鼻孔以及后鼻孔出血点的填塞压迫止血作用。防止血液从鼻咽部向口咽部下流。采用注水囊的目的,经实验证明,注入水能长时间保持其体积,对局部压迫稳定性较好,而注气则较快蒸发不能保持其体积,对局部填塞压迫稳定性相对较差,短时间内易
再发出血。
上述鼻内段前端套有鼻孔调节塞,该鼻孔调节塞与鼻内段螺纹配合,靠近该鼻孔调节塞的鼻内段上套设有前气囊,该前气囊由导管内设置的第三支管与三腔单向阀的左边的第三连接口相连。充气后具有填塞前鼻孔起止血作用。同时调节鼻孔调控塞,达到改变前气囊大小,还和前气囊一起阻止血液从前鼻孔溢出的作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根据鼻腔的解剖生理构造,并进行了鼻前孔至鼻咽部后壁的长度测定,按人性化设计一种鼻腔止血器——鼻腔多囊袋调控止血器,同时增加鼻中隔气囊墙,鼻中隔手术后能有效保护了鼻中隔粘膜,不会导致手术后鼻中隔粘膜间形成血肿。该鼻腔止血器操作简单易行,止血效果可靠,是一种理想止血方法,能迅速、有效、持久、可靠的止血方法能够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痛苦,易于被患者接受。能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以及基层医院对鼻腔出血及鼻腔手术后出血等的止血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艺婷,未经邓艺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62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型读卡器的装置
- 下一篇:自助式交通线路查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