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惰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6331.9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1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洪金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金坤 |
主分类号: | F16H7/08 | 分类号: | F16H7/08;F16C13/02;F16C3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2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用惰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用的惰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性能的不断提高,对汽车配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涨紧轮作为汽车发动机上的重要部件,对发动机的功能和性能的发挥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要求提高的同时也要求具有较好的舒适性。这样就要求汽车的配件具有:运转稳定灵活,效率高,转速快,寿命长,噪音低的特点。
惰轮作为涨紧轮的一种,已广泛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多个传动及调速系统上。其以轴承中心孔定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设置位置灵活。在发动机上起对皮带的支撑作用,保持皮带的初始涨紧力,减少皮带跨度振动。加大皮带与带轮的包角,增加摩擦面积防止皮带打滑。也可通过惰轮来改变皮带运行的方向,提高发动机的紧凑性,减少占有空间,也可根据发动机的布局情况,增加或减少惰轮的使用。
现有惰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1、螺栓轴的螺栓头露在轴承外部,使得安装后的高度较高。2、轴承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易进入灰尘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惰轮,它降低了惰轮安装的总高度,增强了惰轮的支撑效果和稳定性,防尘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惰轮,包括螺栓轴、轴承,螺栓轴插套在轴承内圈中,轴承的内圈上成型有沉孔,螺栓轴的螺栓头置于沉孔内,轴承的外圈上注塑固定有滑轮。
所述滑轮上成型有对称分布的双倒钩凹缺环。
所述轴承的外圈上成型凹出部。
所述轴承的前部挡制有前端盖,后部挡制有后端盖。
所述后端盖具有凹孔台阶,螺栓轴的螺栓头压制在台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轴承内圈设有一个便于安装的沉孔,使螺栓头置于沉孔内,降低了惰轮安装的总高度。
2、滑轮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双倒钩凹缺环,增强了惰轮的支撑效果和稳定性。
3、轴承两端各配合设有用于防尘的端盖,在轴承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对轴承起到双层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中:1、螺栓轴;10、螺栓头;2、后端盖;21、台阶;3、轴承;30、沉孔;31、凹出部;4、滑轮;40、双倒钩凹缺环;5、前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2所示,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惰轮,包括螺栓轴1、轴承3,螺栓轴1插套在轴承3内圈中,轴承3的内圈上成型有的沉孔30,螺栓轴1的螺栓头10置于沉孔30内,轴承3的外圈上注塑固定有滑轮4。
所述滑轮4上成型有对称分布的双倒钩凹缺环40。
所述轴承3的外圈上成型凹出部31,便于滑轮4注塑固定更牢固。
所述轴承3的前部挡制有前端盖5,后部挡制有后端盖2。
所述后端盖2具有凹孔台阶21,螺栓轴1的螺栓头10压制在台阶21上。
工作原理:该轴承3的内圈设有一个便于安装的沉孔30,使螺栓头10置于沉孔30内,降低了惰轮安装的总高度。
滑轮4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双倒钩凹缺环40,增强了惰轮的支撑效果和稳定性。
轴承3两端各配合设有用于防尘的前端盖5和后端盖2,在轴承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对轴承起到双层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金坤,未经洪金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63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耕机及其变速箱
- 下一篇:采用单向离合器的D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