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空调鼓风机调速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7321.7 | 申请日: | 2011-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6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玲;黄晓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逸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131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空调 鼓风机 调速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空调,尤其是涉及车载空调鼓风机调速模块。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它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一般由压缩机、电控离合器、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贮液干燥器、管道、冷凝风扇、真空电磁阀、怠速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车载空调按驱动方式可分为独立式和非独立式,独立式空调专用一台发动机驱动压缩机,其制冷量大,工作稳定,但成本高,体积及重量大,多用于大、中型客车,非独立式空调的压缩机由汽车发动机驱动,其制冷性能受发动机工作影响较大,稳定性差,多用于小型客车和轿车;按空调性能可分为单一功能型和冷暖一体式,单一功能型空调将制冷、供暖、通风系统各自安装,单独操作,互不干涉,多用于大型客车和载货汽车上,冷暖一体式空调制冷、供暖、通风共用鼓风机和风道,在同一控制板上进行控制,工作时可分为冷暖风分别工作的组合式和冷暖风可同时工作的混合调温式,轿车多用混合调温式;按控制方式分为手动式和电控气动调节,手动式空调依靠拨动控制板上的功能键对温度、风速、风向进行控制,电控气动调节空调利用真空控制机构,当选好空调功能键时,就能在预定温度内自动控制温度和风量;按控制方式分为全自动调节和微机控制的全自动调节,前者利用计算比较电路,通过传感器信号及预调信号控制调节机构工作,自动调节温度和风量,后者以微机为控制中心,实现对车内空气环境进行全方位、多功能的最佳控制和调节。
车载空调鼓风机调速模块的散热器一般采用铝合金制作,为了减小汽车空调鼓风机功率,节约能源,减小由此带来的噪音,以及充分考虑电磁兼容性能,在保证散热器能够充分散热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散热器的迎风面积(即散热器承受风阻的面积),为了节约成本及充分利用资源,往往会借用一些现成的内部零件,所以有时会限制其安装时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空调鼓风机调速模块,减小散热器的迎风面积,解决调速模块的空间占用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车载空调鼓风机调速模块,包括散热器,该散热器顶部设置有散热块,所述散热块上设置有功率管,功率管连接于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垂直设置于散热器顶部,线路板上设置有插脚,该插脚垂直于线路板平面,散热器顶部还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将散热块和线路板罩于其内。
散热器顶部还设有模块外壳,模块外壳上设有开口,该模块外壳将固定板罩于其内。
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插脚孔,线路板上的插脚从插脚孔中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线路板竖直固定于散热器顶部,插脚连线部位仅占用模块外壳本身的高度,减小了线路板对散热器高度方向的需求,解决了双排插脚无法固定的问题,并且减小了迎风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载空调鼓风机调速模块各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2是车载空调鼓风机调速模块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空调鼓风机调速模块包括散热器310,该散热器310顶部设置有散热块320,所述散热块320上设置有功率管220,功率管220连接于线路板210,所述线路板210垂直设置于散热器310顶部,线路板210上设置有插脚211,该插脚211垂直于线路板210平面,散热器310顶部还设有固定板120,固定板120将散热块和线路板罩于其内。
散热器310顶部还设有模块外壳110,模块外壳110上设有开口111,该模块外壳110将固定板120罩于其内。
所述固定板120上设置有插脚孔121,线路板210上的插脚211从插脚孔121中伸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空调鼓风机调速模块将线路板竖直固定于散热器顶部,插脚连线部位仅占用模块外壳本身的高度,减小了线路板对散热器高度方向的需求,解决了双排插脚无法固定的问题,并且减小了迎风面积,线路板竖直安装与横向安装相比,迎风面积减小40%,高度方向的空间需求由55.6mm减小到33.7m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逸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逸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73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器管路系统及其客车
- 下一篇:车辆用自适应转向前照灯的旋转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