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点智能温湿度监测控制仪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7668.1 | 申请日: | 201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2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梅;路敬伟;陈雪松;刘远红;张彦生;姜春雷;王金玉;毕洪波;梁洪卫;王海燕;滕振超;于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智能 温湿度 监测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湿度测量控制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多点测量以及实时控制的温、湿度测控装置。
背景技术
温度和湿度是很重要的环境参数,目前已经有许多检测温度和湿度的装置。但经过较长时间的应用后发现,现有这些装置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急需解决:首先,现有的温、湿度检测仪都是单点检测、单点控制,导致硬件资源大大浪费;其次,现有的温、湿度检测仪大都是分别检测温度和湿度这两个参数,也就是分别设置传感器进行单独测量,这样,现场布线量极大,施工成本及维修之处均大幅度增加;再次,现有的温、湿度检测仪不能把超过温、湿度阈值的检测点信息实时传输给负责人员,只能由专门的数据采集人员到现场进行提取数据,无法实现在线控制。此外,现有的温、湿度检测装置不能在每个检测点都配备控制系统以实现自动控制,导致相应的调整措施只能滞后实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点智能温湿度监测控制仪,该种多点智能温湿度监测控制仪能够实现多点同时检测,采用数字化的一体式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在一个元件的基础上分时测量温、湿度值,大大降低了施工时的布线量,并且具有实时控制的功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滞后反应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多点智能温湿度监测控制仪,包括中控模块以及与其配合的电源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和键盘模块等常规组件,其独特之处在于:所述监测控制仪还包括若干个检测单元,每个检测单元包括一个DHT11型温湿度传感器、由STC89C52单片机构成的温湿度检测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外部温湿度设备的执行模块以及由Nrf905发射和接收芯片构成的无线传输模块。所述DHT11型温湿度传感器向所述温湿度检测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输出温湿度信号,所述温湿度检测控制模块在内置程序的控制下分别经过不同的信号输出端向所述执行模块发出执行信号和向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发出数据传送信号,即所述温湿度检测控制模块的执行信号输出端和无线数据传送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执行模块的执行信号输入端和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的无线数据传送信号输入端;所述中控模块亦由STC89C52单片机构成,由所述无线传输模块接收到的信号经RS485总线输入所述中控模块的温湿度采集数据输入端。
此外,为得到更优化的方案,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还可以增加一个GPRS模块,所述GPRS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于所述中控模块的对应数据信号输出端,所述GPRS模块内置SIM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置中在每个检测点都配备了控制系统,当控制系统检测到那个检测点的温、湿度超过阈值后,就会启动相关的操作来控制相应的变化。本装置不仅能够检测多个场所的温、湿度情况并且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数据传给中控模块,再通过中控模块显示出所测温湿度数据和存储相关数据,以便于监控人员了解现场情况。此外,本装置可以通过中控模块将数据处理后根据事先设定的阈值来判断监测点的情况,然后将控制命令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传给温湿度检测控制模块进行相关的处理。在进行完进一步改进增加GPRS无线数传模块后,本装置还能够将实时数据通过GPRS无线数传模块上传给相关负责人员,以便用监管人员实时监测相应点的温湿度数据和发出相关操作命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温湿度检测控制模块的电气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执行模块的电气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中控模块以及GPRS模块、报警模块、键盘模块等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76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不锈钢线材电热退火炉控制装置
- 下一篇:液晶显示模块及其前框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