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硬膜外麻醉针的负压感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8409.0 | 申请日: | 201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7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侯南丽;于德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南丽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25/06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膜外 麻醉针 感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硬膜外麻醉针的负压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硬膜外麻醉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我们平时进行硬膜外穿刺时,需要通过穿刺者手下的突破感和反复注水或注气试验(正常情况下硬膜外为负压,可通过测试负压来确定穿刺针的位置)来确定穿刺深度是否正确。一方面由于穿刺者本身的因素或者患者黄韧带的韧性较差,体会不到穿刺突破感,容易穿破硬膜,损伤脊髓或神经,或造成脑脊液外流,导致病人头疼;另一方面,反复注水或注气比较麻烦,而且导管误入血管时,可造成空气栓塞,对病人造成不利影响。针身固定后,在穿刺针的尾部连接一个负压感受和报警装置,可免去反复注水或注气的麻烦,缩短穿刺时间,并能及时感受到负压的出现,可防止穿刺过深,刺破硬膜,造成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即使初学者也可安全进行硬膜外穿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硬膜外麻醉针的负压感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硬膜外麻醉针的负压感应装置,设有麻醉针负压管,其特征在于设有支座,支座上设有麻醉负压管通道,通道内设有负压传感器,以利于感应麻醉针负压管内的负压,通道两侧分别设有管接头,通道一端经管接头与麻醉针负压管相连接,另一端经管接头与气源相连接,支座上设有负压报警器和控制系统,负压传感器和负压报警器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接,负压传感器与负压报警器相连接,以利于及时感受负压的存在,达到操作安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麻醉针负压管1、支座2、通道3、管接头4、负压报警器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硬膜外麻醉针的负压感应装置,设有麻醉针负压管1,其特征在于设有支座2,支座2上设有麻醉负压管通道3,通道3内设有负压传感器6,以利于感应麻醉针负压管1内的负压,通道3两侧分别设有管接头4,通道3一端经管接头4与麻醉针负压管1相连接,另一端经管接头4与气源相连接,支座2上设有负压报警器5和控制系统,负压传感器4和负压报警器5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接,负压传感器4与负压报警器5相连接,以利于及时感受负压的存在,达到操作安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进行硬膜外穿刺时,首先将支座2上的通道3一端的管接头4与麻醉针负压管1连接一起,再将通道3另一端的管接头4与气源相连接,然后向麻醉针负压管1内注入气体,当负压传感器6感受到负压管内的负压时,负压传感器6将感应信号传递给负压报警器5,负压报警器5报警,医生能及时确定穿刺的深度,防止穿刺过深,避免穿刺针穿破患者的硬模,损伤脊髓或神经,造成脑脊液外流等现象,增加这种结构,即使初学者也可安全进行硬膜外穿刺。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南丽,未经侯南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84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