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丝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59923.6 | 申请日: | 201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9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荣;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唐钢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3/00 | 分类号: | B21F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陈长庚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丝 缠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细长铜丝的缠绕装置,属金属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化验工作中需要大量的缠绕铜丝,传统铜丝缠绕装置一直是困扰操作人员的难题,这是由于传统铜丝缠绕装置是纯手工缠绕,使用摇把缠绕,摇把每转一圈铜丝缠绕一圈,工作效率极低,并且在缠绕过程中难以保证铜丝缠绕的均匀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铜丝缠绕的效率和保证缠绕铜丝均匀性的铜丝缠绕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铜丝缠绕装置,它由基座、缠绕棒、手枪钻、手枪钻固定架、滑道组成,基座为长方体,基座体上沿着水平方向有通孔,通孔的下方有铜丝引入孔,铜丝引入孔由基座底面向斜上方穿入到通孔内腔,缠绕棒为长圆杆,缠绕棒的直径与通孔内径相匹配,缠绕棒的一端安装在手枪钻卡头内,另一端插入通孔内,手枪钻固定在手枪钻固定架的上端,手枪钻固定架的下端与滑道为滑动连接。
上述铜丝缠绕装置,所述铜丝引入孔的倾斜方向为上端朝向手枪钻所放置的方向。
上述铜丝缠绕装置,所述通孔与缠绕棒之间有间隙,间隙大于所缠绕铜丝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手枪钻的转动将铜丝缠绕在缠绕棒上,大大提高了缠绕铜丝的效率,有效地保证了铜丝缠绕的均匀性,还可通过改变基座通孔的直径,以满足所需不同粗细缠绕铜丝的需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占用空间小、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基座1、通孔2、缠绕棒3、铜丝引入孔4、铜丝5、手枪钻6、手枪钻卡头7、滑道8、手枪钻固定架9、台钳10。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由基座1、缠绕棒3、手枪钻6、手枪钻固定架9、滑道8组成。
基座1为长方体,可以由绝缘电木、塑料、不锈钢等多种材质制作。在基座1的一端面的中心钻一通孔2,同时在基座1底部纵向中心线位置钻一铜丝引入孔4与通孔2的接近端口位置相连,即成为一斜向的三通孔。
缠绕棒3为长圆杆,可以由不锈钢制作,缠绕棒3的直径与通孔2内径相匹配,插入通孔2内可以转动,同时还要有铜丝5穿过的间隙,缠绕棒3的一端安装在手枪钻卡头7内,另一端插入通孔2内。
手枪钻6固定在手枪钻固定架9的上端,手枪钻固定架9的下端与滑道8为滑动连接,滑道8保证手枪钻6的水平方向移动,避免由于钻身晃动导致的铜丝5缠绕不均匀。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基座1用台钳10固定;铜丝5穿过铜丝引入孔4,从通孔2穿出,与手枪钻卡头7固定;缠绕棒3穿过通孔2与手枪钻卡头7固定;手枪钻6通过手枪钻固定架9与滑道8进行滑动连接。接通电源后,启动手枪钻6,缠绕棒3与铜丝5随着手枪钻6转动形成缠绕线圈。手枪钻6由于通孔2中线圈堆积,通过滑道8水平方向移动,完成行程后,停止手枪钻6,剪断铜丝5,松开手枪钻卡头7,将缠绕好的铜丝5取下,回复到初始位置,完成一个行程的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部分尺寸如下:
通孔φ10;铜丝引入孔φ5;缠绕棒φ6,长度约8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唐钢气体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唐钢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99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数据的寻址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终端和解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