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绝缘编织电线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59956.0 | 申请日: | 201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4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安市丰华机电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29;H01B3/08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55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 编织 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绝缘编织电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线一般只有导体和绝缘层,由于绝缘层都是经过熔融后再与导体相结合,再经过冷却形成;如此可使电线在使用、运输、填埋时绝缘层容易造成硬化、脱离,以致导体失去绝缘层的保护,而造成漏电等不安全因素,电线的更换与维修又增加了相应的费用,给生活、生产造成极大的不便。
硅橡胶以其优越的耐高低温、耐臭氧、耐辐射、电绝缘、生物惰性等性能在航空、电子、电缆、汽车、仪表、机械等工业以及医疗卫生和日常生活中获得了广泛应用。硅橡胶在-60℃-200℃温度范围内可长期使用,但是现代科技发展需要硅橡胶具有更优良的耐热抗老化性能。现代超高速飞机的热空气导管不仅要具有很高的耐疲劳强度,而且要能在300℃以上长期使用;用硅橡胶制造的电视机高压帽要求能在260℃以上使用;现代高速汽车的发动机周围的温度经常达到300℃以上,对其使用的点火电缆、橡胶密封材料、空气导管等提出了更高的使用温度要求;硅橡胶更是宇航工业的宠儿,其使用温度更加苛刻。这些都需要对有机硅橡胶的热稳定性能进行研究,制造出具有更高使用温度的耐热抗老化硅橡胶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方便实用的新型的绝缘编织电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绝缘编织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1、硅橡胶绝缘层2、编织层3,硅橡胶绝缘层2包覆着导体1;所述的编织层3包覆在硅橡胶绝缘层2上。
所述的导体1由多股镀锡、镀镍、镀银铜丝的导体通过绞线设备绞成单股导体。
所述的编织层3由玻璃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包覆在硅橡胶绝缘层2上。
本实用新型导体是由多股电线通过绞线设备合成一股电线,每股电线的外层都进行镀锡或镀镍或镀银铜丝;绝缘层是由硅橡胶材料经过处理后形成的;所述的编织层由玻璃纤维经过处理后形成的,不易硬化,不易被外力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温度环境能达到-60℃至200℃;具有较高的阻燃、防潮、抗老化性能;适用于家用电器、照明灯具、燃具设备等高温环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易、成本低、不易硬化,不易被外力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绝缘编织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1、硅橡胶绝缘层2、编织层3,硅橡胶绝缘层2包覆着导体1;所述的编织层3包覆在硅橡胶绝缘层2上。
所述的导体1由多股镀锡、镀镍、镀银铜丝的导体通过绞线设备绞成单股导体。
所述的编织层3由玻璃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包覆在硅橡胶绝缘层2上。
本实用新型导体1是由多股电线通过绞线设备合成一股电线,每股电线的外层都进行镀锡或镀镍或镀银铜丝;硅橡胶绝缘层2是由硅橡胶材料经过处理后形成的;所述的编织层3由玻璃纤维经过处理后形成的,不易硬化,不易被外力破坏。
本实用新型硅橡胶是选取精调提纯,含量为99.5%以上的二甲基二氯硅烷为原料,在酸催化下进行水解缩合,并分离出双官能度的硅氧烷四聚体邓八甲环四硅氧烷,然后添加国外先进阻燃剂作用下,形成高分子线型二甲基聚硅氧烷;再经过炼胶、配色加硫化工艺(①添加进口颜料粉、②添加进口硫化剂、③添加隔离剂、④添加氢氧化镁、⑤添加硅油、⑥添加白炭黑、⑦掌握炼胶时间),达到本实用新型所需的硅橡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温度环境能达到-60℃至200℃;具有较高的阻燃、防潮、抗老化性能;适用于家用电器、照明灯具、燃具设备等高温环境。
本实用新型导体1由多股电线经绞线设备绞成单股电线,盘绕在电线线盘上;线盘上的电线经过硅橡胶设备外层包覆着一层硅橡胶;包覆有硅橡胶的电线通过32米350℃的数个烘箱,每个烘箱的进口与出口设有导向轮,电线经导向轮进入数个烘箱进行硫化处理使硅橡胶层干燥;从最末端出来的包覆有硅橡胶层的电线经2000V火花耐压试验,检测设备对电线的硅橡胶包覆处理和烘箱的硫化处理环节中的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的电线经编织设备对包覆硅橡胶的电线进行最外层的编织包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安市丰华机电工贸有限公司,未经福安市丰华机电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59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