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普外科伤口止血缝合钳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0547.2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7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尹国庆;潘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国庆 |
主分类号: | A61B17/122 | 分类号: | A61B17/122;A61B17/04;A61B17/28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纪辰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科 伤口 止血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外科手术中,止血钳是常用器械之一。目前广泛使用的止血钳是由动钳体和静钳体交叉,并通过在交叉处打孔串轴构成,有些止血钳还在钳体的后端设置有锁定装置,能够锁定两个钳体的相对位置。整个止血过程由钳夹、送线、结扎、剪断等多个步骤组成,整个过程需要多人配合,时间较长;增加了伤口感染的几率,影响手术视野的暴露,极为不便;占用大量人力,增加手术的时间和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手术人员且手术视野良好的的普外科伤口止血缝合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普外科伤口止血缝合钳,包括左右对称并通过铰轴铰接在一起的两操作手柄和设置在所述操作手柄前端的钳头,所述操作手柄中间部位设置有锁定条,两所述钳头上对称的设置有若干个“U”型凹槽,所述钳头与所述操作手柄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钳头的端部为圆弧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两所述钳头上对称的设置有若干个“U”型凹槽,将带有针线的缝合针自一侧的U形凹槽中穿入,穿过皮肤,自另一侧的U形凹槽中穿出,结扎,剪断,便可完成一次操作,操作简单快速,大大减少手术时间。又由于钳头与操作手柄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20°-150°,手术视野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铰轴;2-操作手柄;3-钳头;4-锁定条;5-“U”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普外科伤口止血缝合钳,包括左右对称并通过铰轴1铰接在一起的两操作手柄2和设置在所述操作手柄2前端的钳头3,所述操作手柄2中问部位设置有锁定条4,两所述钳头3上对称的设置有若干个“U”型凹槽5,所述钳头3与所述操作手柄2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所述钳头3的端部为圆弧形。所述钳头3不产生尖角,不会对肌肉组织造成破坏。
两侧的操作手柄2的后端设置有配合使用的两个带有倒刺的锁定条4,使两侧的操作手柄2靠拢到一起时,可以通过两侧的锁定条4将两侧的操作手柄2的位置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钳头3夹在需要止血缝合的部位,需要缝合的伤口两侧的皮肤端部夹到两侧的“U”型凹槽5之间,将带有针线的缝合针自一侧的“U”型凹槽中穿入,穿过皮肤,自另一侧的“U”型凹槽5中穿出,结扎,剪断,便可完成一次操作,操作简单快速,大大减少手术时间。通过两侧的锁定条4可以将两侧的操作手柄2的位置相对固定,从而可以由一个人完成钳夹、送线、结扎、剪断等一系列操作,一人即可操作,减少手术人员,提高工作效率;钳头与操作手柄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20°-150°,手术视野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国庆,未经尹国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05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作传动带的花纹胶套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高压液-液萃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