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丙烯酰胺预交联胶粒生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0915.3 | 申请日: | 201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7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宝全;周奇军;杨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顺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06;C08F2/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酰胺 预交 胶粒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丙烯酰胺生产装置,具体的讲是一种聚丙烯酰胺预交联胶粒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使用的聚丙烯酰胺品种较多,主要用于三次采油,配制钻井液、堵水调剖以及污水处理等。现有产品的生产工艺一般是用配料釜配料、除氧、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混合均匀与后放入聚合槽中自然聚合,聚合完成后造粒得到成品。这种工艺除氧不彻底,且暴露在空气中聚合,为了聚合完全就必须配制较高浓度的丙烯酰胺溶液,且加入大量的引发剂,致使产品的膨胀倍数较低,成本较高,而且产品质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聚丙烯酰胺预交联胶粒生产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配料釜、聚合釜、粗造粒机和细造粒机,配料釜顶部设有有丙烯酰胺溶液入口、丙烯酸入口和液体氢氧化钠入口,配料釜内部设有搅拌扇,配料釜底部通过传输管与聚合釜连通,聚合釜顶部设有引发剂和助剂加料口、高压空气入口和气体排放口,聚合釜底部一侧设有氮气入口,聚合釜底部通过传输管与粗造粒机的入口连通,粗造粒机的出口通过传输管与细造粒机的入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更加合理,生产工艺流程短,设备生产效率高,可实现连续化生产。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吸水速度快,膨胀倍数高,而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聚丙烯酰胺预交联胶粒生产装置,包括配料釜1、聚合釜2、粗造粒机3和细造粒机4,其特征在于:配料釜1顶部设有有丙烯酰胺溶液入口5、丙烯酸入口6和液体氢氧化钠7入口,配料釜1内部设有搅拌扇8,配料釜1底部通过传输管9与聚合釜2连通,聚合釜2顶部设有引发剂和助剂加料口10、高压空气入口11和气体排放口12,聚合釜2底部一侧设有氮气入口13,聚合釜2底部通过传输管9与粗造粒机3入口连通,粗造粒机3的出口通过传输管9与细造粒机4的入口连通。
使用过程中,配料釜1可选用水冷夹套降温搅拌釜,聚合釜2可选用蒸汽夹套加温反应釜。各种原料加入配料釜1,搅拌扇8搅拌均匀后,通过水冷夹套降温到合适的聚合温度,配料釜1中配制好的液体通过传输管9打入聚合釜2后,从聚合釜2底部的氮气入口13通入氮气,通过聚合釜2顶部的引发剂和助剂加料口10助剂,聚合完成后,聚合釜2经高压空气入口11通入高压空气,将聚丙烯酰胺胶块压入粗造粒机3,粗造粒机3的出口与细造粒机4的入口相连通,细造粒机4出口输出成品胶粒。根据使用要求细造粒机4可生产出各种粒径的聚丙烯酰胺预交联胶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顺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营顺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09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缝线固定器及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通牙模具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