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汤分离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1326.7 | 申请日: | 201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8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刘雨涵;汤佳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静;刘雨涵;汤佳琪 |
主分类号: | A47J43/28 | 分类号: | A47J43/28;A47G2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3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饮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餐饮用的油汤分离勺。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汤是最常见、也是人们较喜欢的食物。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由于我国南方气候较闷热、多雨、潮湿,从前南方人如广东、江浙一带多清淡饮食,不喜油腻。但当下,营养过剩导致的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压等疾病已严重威胁到富裕起来的人群的健康,使得人们对油腻的汤越来越不喜欢。围绕如何将汤中油过滤,又保留汤的美味,出现了很多油汤分离的装置,多采用设置漏斗等将油过滤出来,而这些装置都过于复杂,且破坏了汤的美味。名称为“漏油汤勺”,专利号为:ZL200820223875.8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漏油汤勺,它主要是由勺体和勺柄组成,其特征是在汤勺底部开一个孔并在孔上接上一个空心圆柱,圆柱高度低于勺底到勺口的高度,利用油的密度比水密度小的原理,这样在盛有油的汤时,漂浮在汤上面的油便从勺中间的空心圆柱流出,勺中只剩有汤了,由于采用了简单易行的结构,使其既保持了现有的使用功能,同时又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途广泛、易于制造及能有效的分离油汤等优点,但是此种漏油汤勺如果空心圆柱过粗就会占据勺子的容量,如果空心圆柱过细,容易被油堵住,从而也达不到油汤分离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简捷、可靠地实现油汤分离的油汤分离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设计的油汤分离勺,包括勺体和勺柄,所述勺柄固定在所述勺体上,其要点是:在所述勺体侧壁上设有勺嘴,该勺嘴下端与所述勺体的内腔相通。
本实用新型利用油浮在汤的表面的原理,采用在勺体上设置勺嘴,该勺嘴下端靠近杯体底部,当需要盛汤时,在本实用新型中装入油汤,倾倒时,由于汤位于勺子底部,其就会从勺嘴下端流到勺嘴的口部,而油在勺体内壁的阻挡下不会从勺嘴留出,从而实现油汤的分离。
作为优选:在所述勺体侧壁上开有出汤孔,该出汤孔靠近所述勺体的底部,所述勺嘴下端与所述出汤孔相接,以上结构能够彻底的将油和汤进行分离。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可靠的实现油汤的分离,从而让人们喝到更加健康的汤;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实施容易、可靠性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油汤分离勺,包括勺体1和勺柄2,所述勺柄2固定在所述勺体1上,在所述勺体1侧壁上设有勺嘴3,该勺嘴3下端与所述勺体1的内腔相通。
结合图1、图2和图3还可以看出:在所述勺体1侧壁上开有出汤孔1a,该出汤孔1a靠近所述勺体1的底部,所述勺嘴3下端与所述出汤孔1a相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静;刘雨涵;汤佳琪,未经刘静;刘雨涵;汤佳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13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积木构件及由该积木构件组成的积木组
- 下一篇:叠层式LED热管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