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生产气相法二氧化硅的燃烧炉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1345.X | 申请日: | 201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0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桑国仁;麦晖;史长涛;夏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竟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113 | 分类号: | C01B33/113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431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气相法 二氧化硅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气相法二氧化硅的燃烧炉。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气相法二氧化硅一般都是采用开式燃烧炉和风冷技术。开式燃烧炉的缺点是:受环境影响大,现场环境恶劣,原料在水解时会将其它杂质带进炉体内,从而产生二次腐蚀,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产品的质量。气相法二氧化硅生产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如果无法迅速的带走,就容易烧坏设备。而风冷技术的缺点恰恰是:冷却不均匀、冷却速度慢,使设备容易烧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气相法二氧化硅的燃烧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气相法二氧化硅的燃烧炉,所述的燃烧炉为封闭式结构,包括顺序连成一体的炉体、炉盖和燃烧器;炉体为夹套式结构,前端设有进水口,后端设有出水口。
所述的炉盖为圆锥体形夹套结构,其小口径端与燃烧器密封连接,大口径端与炉体密封连接,夹套外壁连接有冷空气进口管,夹套内壁为多孔结构,夹套形成冷空气进入燃烧炉的缓冲内腔。
所述的炉盖上设有火焰监测口。
所述的燃烧器与炉盖之间的配合间隙≤0.5mm。
所述的燃烧器前部设有夹套结构,夹套外壁连接有冷氮气进口管,夹套内壁为多孔结构,夹套形成冷氮气进入燃烧器的缓冲内腔。
本实用新型燃烧炉采用封闭式和水冷技术,完成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的问题。整个生产装置操作平稳,不受环境因素影响,不会产生物料挂壁。并且冷却均匀、冷却速度快,设备使用寿命长。不但大大的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普遍性,同时提高了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气相法二氧化硅的燃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生产气相法二氧化硅的燃烧炉为封闭式结构,包括顺序连成一体的炉体1、炉盖2和燃烧器3。
本实用新型中的炉体1为夹套式结构,前端设有进水口11,后端设有出水口12以及观察口13和测压口14。
本实用新型中的炉盖2为圆锥体形夹套结构,其小口径端与燃烧器3密封连接,大口径端与炉体1密封连接,夹套外壁连接有冷空气进口管21,夹套内壁为多孔结构,夹套形成冷空气进入燃烧炉的缓冲内腔。炉盖2上设有火焰监测口22。
本实用新型中的燃烧器3与炉盖2之间的配合间隙≤0.5mm。以保证火焰4在炉盖2内进行燃烧,在燃烧器3前部设有夹套结构,夹套外壁连接有冷氮气进口管31,夹套内壁为多孔结构,夹套形成冷氮气进入燃烧器的缓冲内腔。在燃烧器3后部设有硅烷进口32和氢气进口33。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生产气相法二氧化硅的燃烧炉的工作原理是,硅烷、氢气在燃烧器内充分混合后在燃烧器嘴头进行燃烧水解,因火焰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燃烧,因此在燃烧炉盖设有一个火焰监测口,用于监测火焰燃烧状态。燃烧炉做成夹套形式,通过调温水来冷却炉壁。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分别在燃烧器嘴套和燃烧炉盖通入冷的氮气及冷的空气,形成两道气幕,不但可以冷却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同时可以防止物料粘附在燃烧炉壁上产生挂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竟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竟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13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固性薄片状石油钻井堵漏剂
- 下一篇:人力车助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