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管道式检查井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1668.9 | 申请日: | 201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1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沈家同;沈利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家同;沈利川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1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管道 检查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网设施中的检查井,特别涉及一种作为人工检修维护管道系统中的检查井。
背景技术
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地下管道系统中的检查井又称管道井,目前地下管道如下水道、工矿污水排放管道、地下通讯、电缆安放管道等的检查井,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用于下水道管路中的检查井,大部分是在管道通路中的地面下用砖(或水泥)砌起一井体至地面,然后在其上盖一井盖,在井体侧面开有开口用于管道联接;其存在问题是施工周期长,容易产生灌木杂草、疏通不便易使水流不畅,且管道与井体的联接处(特别是传统的水泥井与塑料管的连接)存在严重的渗漏,会导致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这种方式的检查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密封性能差,容易渗水,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也有预制的水泥井,虽然它可缩小管路施工周期,这种检查井的容积较为单一,无法根据现场需要调整其体积大小,难于满足现场安装需求。
因此需要一种施工周期短、密封性能好、不容易渗水、能够根据现场需要调整检查井。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周期短、密封性能好、不容易渗水、能够根据现场需要调整检查井。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管道式检查井,包括井筒、主管道和主管道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井筒接口,所述主管道通过井筒接口与井筒连接。
进一步,所述井筒接口垂直于主管道侧壁。
进一步,所述主管道下方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向下的存泥室接口,所述存泥室接口连接有存泥室。
进一步,所述井筒上方设置有井盖并被井盖盖住。
进一步,所述主管道为PE或PP类材料的波纹管、缠绕管、钢带缠绕管或平壁管中一种或多种管道。
进一步,所述井筒接口和存泥室的结合部所形成的接口为双面焊接接口。
进一步,所述存泥室接口为通过密封方式处理的接口。
进一步,所述井筒接口与连接至地面的过人通道所用管道的结合部所形成为通过密封方式处理的接口。
进一步,所述主管道为采用挤出储存式注塑机压铸的塑料管道。
进一步,所述主管道为一次注塑成型的塑料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同规格的塑料管道式检查井可按要求方便地组装成所需直径、长度的中空柱体检查井,充分满足用户对不同形状检查井的需求,采用了可靠的密封方式,有效提高了检查井的密封性能,节约资源,且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塑料管道式检查井的主管道I示意图;
图2为塑料管道式检查井的主管道II示意图。
图中标记表示:1为井筒接口,2为主管道,3为存泥室;4为井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塑料管道式检查井的主管道I示意图;图2为塑料管道式检查井的主管道II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管道式检查井,包括井筒4、主管道2和主管道2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井筒接口1,所述主管道2通过井筒接口1与井筒4连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井筒接口1垂直于主管道2侧壁。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管道2下方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向下的存泥室接口,所述存泥室接口连接有存泥室3。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井筒4上方设置有井盖并被井盖盖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管道2为PE或PP类材料的波纹管、缠绕管、钢带缠绕管或平壁管中一种或多种管道。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井筒接口1和存泥室3的结合部所形成的接口为双面焊接接口。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泥室接口为通过密封方式处理的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家同;沈利川,未经沈家同;沈利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16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距功率型LED焊盘
- 下一篇:一种不窜温饮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