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同步对焦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1734.2 | 申请日: | 201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4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富宝;杨美珍;邓丽芬;吴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力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同步 对焦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调式同步对焦镜头,属于光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焦镜头的改良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变焦镜头,如图1所示,该镜头包括安装于镜筒的前、后调节环A1、A2及前、后镜组B1、B2,其中,前调节环与前镜组,后调节环与后镜组分别通过前导钉C1及后导钉C2连接,调焦时用手工调节前、后调节环以进行调节,或用两个马达代替手工进行调节,但均无法全程聚焦;另外,现有所谓“同步对焦”镜头虽然是用“3-cam”设计原理实现全程精调焦,但不能适应不同的物距,且不能精聚焦,现有的同步对焦镜头,只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物距成像,原理上对应一组凸轮曲线,当物距不同、发生改变时对应不同的凸轮曲线,否则会造成图像模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同步对焦镜头,该镜头适用于近物距及远物距全程同步对焦,全屏影像全时段清晰,无对焦时差,无对焦影像模糊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调式同步对焦镜头,包括内部组装为一体的前调焦镜组、后调焦镜组和主筒、前凸轮、后凸轮及前、后调节环,还包括外部与上述两调节环配合的两扇形齿轮以及驱动马达,该镜头内部的前调焦镜组、后调焦镜组、主筒、两扇形齿轮、前后调节环都位于同心中心线上,前凸轮和后凸轮通过连接棒连接,马达的驱动齿轮与后扇形齿轮啮合,后扇形齿轮与后调节环通过螺丝紧固为一体,该螺丝还穿过后凸轮实现前后镜组对焦,其中后调节环用于全程变焦/聚焦,另一组调节环用于精细聚焦,马达的驱动齿轮为马达的肩齿轮。
进一步,所述前、后凸轮周壁上分别设有圆周三均分的上下螺旋孔道使前后镜组实现光学凸轮曲线轨迹运动,主筒周壁与凸轮配合处上下分别设有三均分的上下直槽孔道,前、后调焦镜组周壁上分别对应设有三均布的螺丝导钉孔,前后调焦镜组穿过凸轮及主筒孔道,前凸轮除按凸轮曲线轨迹移动外还可单独前后移动实现精细对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前后齿轮用PIN连接构成调节筒与后调节环螺丝紧固为一体,PIN连接的是前后凸轮。所述前、后凸轮周壁上分别设有圆周三均分的上下螺旋孔道,即三组凸轮曲线轨道,主筒周壁上下分别设有一对三均分的上下直槽孔道,前后调焦镜组周壁上分别对应设有一对三均布的螺丝导钉孔,前后调焦镜组穿过凸轮及主筒孔道,所述微型步进驱动马达工作带动后组扇形齿轮旋转同步带动后凸轮而带动前后镜组依凸轮行程上下滑动实现自动对焦,操作自动化,具体工作过程如下:马达通过肩齿轮带动后扇形齿轮,后扇形齿轮与后调节环螺丝紧固为一体,该螺丝并穿过后凸轮及后调节镜组,实现前后镜组对焦,前、后凸轮是通过一根连接棒连接在一起。微型步进驱动马达带动前镜组旋转,实现前镜组微调,微型步进驱动马达的后齿轮旋转带动后凸轮旋转,由于前凸轮与后凸轮通过一根连接棒使两者同步旋转,所以在前凸轮旋转的同时就带动前镜组旋转。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现微型步进驱动马达实现自动对焦;
2、本实用新型的前部可带有微调图像;
3、本实用新型自动对焦时前后镜组位于同心中心线上下滑动保证同心度;
4、本实用新型对焦全时段保持图像清晰;
5、本实用新型变焦镜头前后镜组(座)的光学凸轮曲线轨迹运动,但凸轮不同传统一体的模式,而是分成前、后凸轮两段,前段除按凸轮轨迹移动外还可单独前后移动实现精细对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变焦镜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力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力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1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