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尾气零排放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2348.5 | 申请日: | 201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程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建伟 |
主分类号: | F01N3/022 | 分类号: | F01N3/022;F01N11/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7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尾气 排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的尾气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尾气排放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提高尾气排放质量,机动车的排气筒设计的结构复杂,成本高,很难普及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动车尾气零排放装置,它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可以实现机动车尾气零排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初滤筒和精滤筒;所述的初滤筒左端密封固定有尾气进管,右端密封固定有排气管,初滤筒内固定过滤网;所述的精滤筒内有浸满水或防冻液的海绵块,精滤筒的进气管一端插入所述的海绵块,另一端伸出精滤筒的上端盖与软管密封固定,软管与所述的排气管密封固定,精滤筒内海绵块的上端有活塞,通过活塞杆控制活塞上下移动的气缸固定在精滤筒的上端盖上,精滤筒的上端盖上还固定补水管和尾气排空管。
所述精滤筒的内底部固定加热器。
所述精滤筒的上部外部上固定左、右吊耳,将左、右吊耳与机动车架铰接,可以保证精滤筒始终处于竖直状态。
所述精滤筒的内壁上固定有水量传感器,使海面块内的含水量地到设定值时能自动补水或报警人工补水。
所述精滤筒的底部固定有排污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可以实现机动车尾气零排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它包括初滤筒2和精滤筒18;所述的初滤筒2左端密封固定有尾气进管1,右端密封固定有排气管5,初滤筒2内固定过滤网4;所述的精滤筒18内有浸满水或防冻液的海绵块13,精滤筒18的进气管19一端插入所述 的海绵块13,另一端伸出精滤筒18的上端盖与软管6密封固定,软管6与所述的排气管5密封固定,精滤筒18内海绵块13的上端有活塞11,通过活塞杆12控制活塞11上下移动的气缸7固定在精滤筒18的上端盖上,精滤筒18的上端盖上还固定补水管8和尾气排空管9。
所述精滤筒18的内底部固定加热器15,防止低温冻结。
所述精滤筒18的上部外部上固定左、右吊耳20、10,将左、右吊耳20、10与机动车架铰接,可以保证精滤筒18始终处于竖直状态。
所述精滤筒18的内壁上固定有水量传感器14,使海绵块13内的含水量地到设定值时能自动补水或报警人工补水。
所述精滤筒18的底部固定有排污管16。使用一段时间后,打开排污管16,启动气缸7,活塞11向下挤压海绵块13,使海绵块13内的污水从排污管16排出。然后从补水管8向内补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建伟,未经程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23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