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锤式破碎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3148.1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0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志福 |
主分类号: | B02C13/02 | 分类号: | B02C13/02;B02C13/284;B02C13/30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董昆生 |
地址: | 5535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碎设备,尤其是一种锤式破碎机。
背景技术
在水泥、化工、电力、冶金等工业部门经常需要破碎中等硬度的物料,如石灰石、炉渣、焦炭、煤等,对这些物料进行中碎、细碎作业时,一般多采用锤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能将最大颗粒为600-1800mm的物料破碎至25或25mm以下的细小颗粒。现有的锤式破碎机,其破碎腔内装有一个带有锤头的转子,转子下方固定筛子,电动机带动转子转动,物料块进入破碎腔内,受到高速运动的锤头的击打、冲击、剪切、研磨等作用而粉碎。粉碎后的物料通过筛子上的筛孔排出,体积较大的物料块则留在筛子上继续受到锤头的击打和研磨,最后通过筛子排出破碎机外。
随着锤式破碎机的广泛应用,其本身设计上的缺点也逐渐显现,首先,现有的锤式破碎机的电动机与转子之间的用皮带作为传动带,结构简单且更换方便,但是在生产中非常容易磨损、断裂,需要经常停机更换,不单降低生产效率,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其次,筛子仅安装在转子下方,体积较大的物料块全部堆积在筛子上,物料块聚集较多时容易产生堵塞,造成机械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就是现有锤式破碎机的传动皮带易磨损,降低生产效率低、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锤式破碎机。
本实用新型的锤式破碎机,包括破碎腔、电动机、带有锤头的转子、筛子及破碎板,破碎腔上设置进料口,破碎板设置在转子上方并与进料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机用传动轴与转子联动;筛子包裹在转子周围,筛子的开口处与破碎板连接。
所述的传动轴为两段,一段与电动机连接,另一段与转子连接,两段之间用缓冲块连接。
所述的缓冲块为两块,一块上设置凸起的齿牙,一块上设置凹槽,齿牙与凹槽相互配合,两块缓冲块分别与两段传动轴连接,使用时,齿牙卡合在凹槽内,电动机通过与其连接的传动轴带动缓冲块转动时,齿牙与凹槽配合带动另一段传动轴上的缓冲块转动,从而令转子跟随电动机转动。
所述的齿牙上设置有橡胶垫,通过橡胶垫自身的弹性产生缓冲作用,避免齿牙与凹槽卡死。
所述的筛子上有筛孔,下半部筛子的筛孔直径小于上半部筛子的筛孔。
电动机用传动轴带动转子转动,使电动机输出的动力能更完整的传递至转子,避免在传动过程中丧失部分动力,还能有效的提高转子的转速,令锤头的击打等效果更佳,传统锤式破碎机每升油仅能产出0.5方的砂石,更换了传动轴的锤式破碎机能将产量提高至0.9方砂石以上;转子四周均用筛子包裹,提高物料排出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锤式破碎机,设计合理,减少动力在传动过程中的损耗,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筛子长度,粉碎后的物料更迅速的排出,减少物料块聚集造成堵塞,造成设备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轴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破碎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电动机1,传动轴2,缓冲块3,齿牙4,凹槽5,橡胶垫6,转子7,锤头8,筛子9,破碎腔10,破碎板11,进料口1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锤式破碎机,包括破碎腔10、电动机1、带有锤头8的转子7、筛子9及破碎板11,破碎腔10上设置进料口12,破碎板11设置在转子7上方并与进料口12连接,物料块沿破碎板11下滑至转子7;电动机1与转子7通过传动轴2联动,传动轴2为两段,一段的两端分别与电动机1及缓冲块3连接,另一段两端分别与转子7几缓冲块3连接,缓冲块3分为两块,一块上设置有四个凸起的齿牙4,另一块上设置有四个与齿牙4配合的凹槽5,齿牙4上包裹橡胶垫6,使用时,齿牙4卡合在凹槽5内,电动机1通过与其连接的传动轴2带动缓冲块3转动时,齿牙4与凹槽5配合带动另一段传动轴2上的缓冲块3转动,从而令转子7跟随电动机1转动,通过橡胶垫6自身的弹性产生缓冲作用,避免齿牙4与凹槽5卡死。筛子9包裹在转子7周围,并与破碎腔10壁的距离在15cm以上,转子7的前、后、左、右以及两侧均用筛子9包裹,方便被粉碎的物料从筛子9的任意位置排出,提高工作效率。下半部筛子9上的筛孔直径为8mm,上半部筛子9上的筛孔直径为10mm。
生产时,物料块通过进料口12沿破碎板11进入破碎腔10内的转子7处,电动机1通过传动轴2带动转子7转动,在锤头8的击打、冲击、剪切、研磨等作用下,物料块被粉碎,通过筛子9上的筛孔排出,筛子9设置在转子7周围,增加物料的排出空间,避免物料块堆积造成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志福,未经杨志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31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