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4113.X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6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作琪;王明岩;梁君海;孙召进;李莉;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道部运输局;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1008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冷凝 送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风口的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轨道车辆上的具有防冷凝水产生的送风口。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以往的送风口,在空调系统进行制冷的时候,冷空气由格栅之间的空隙吹入车厢内,当车厢内温度高,送风温差较大时,当冷空气吹在格栅上时,会在格栅上形成冷凝水。
为了防止在格栅上形成冷凝水,目前普通采用的是在格栅的背面涂一层防结露漆,或者在格栅的背面粘贴一层毛毡等防寒材料,这种结构虽然简单,但也有不足之处,因为送风口的格栅一般是并排平行设置多个,冷空气从格栅之间的空隙吹出,所以冷空气也会接触格栅的正面,使得格栅正面产生冷凝水。在一些建筑物内的中央空调系统中,也有采用在送风口设置发热元件的形式,但其需要增加相应的电器元件,易损易坏,而且结构也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冷凝水产生的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在送风口处固定一大致呈“U”型的支座,所述支座的两侧各具有一翻边,所述翻边与车体骨架固定连接,所述支座上开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送风口连通的第一出风口,由所述支座的两侧边围成送风风道;在所述送风风道的出口处设置一个条形栅板,所述条形栅板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条形栅板将送风风道分隔成两个第二出风口;在所述栅板的背面设有一隔离腔,在所述隔离腔内填充隔热材料;在所述支座、支架、栅板及隔离腔的迎风面涂有一层防结露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座、支架及栅板均为铝型材。
所述支座的翻边与车体骨架之间通过快速螺母固定连接。
所述栅板与其周围车厢装饰板的形状一致,或为平面,或为弧面。
所述隔离腔的断面大致呈“V”形,其迎风面部分为内凹的弧面。
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栅板背面的两侧,沿所述栅板方向呈长条形,在所述支架上设置多个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为长圆孔。
所述支座与支架之间通过铆钉连接。
所述隔热材料为发泡剂。
在所述栅板的背面粘贴一层防寒材。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在栅板的背面设置填充隔热材料的隔离腔,涂防结露漆等措施,防止送风口处结露,而且在送风口只采用一个条形栅板,从栅板的两侧出风,冷热空气不会吹向栅板的正面,进一步防止产生冷凝水。
2、通过在送风口处设置支座,利用支座的两个侧边形成送风风道,在送风风道口设置栅板,送风口的安装位置不会限制过于严格,可以根据需要安装于车厢内的任何一个位置,栅板可以与周围车厢内的装饰板形成一体的效果,实现送风功能与装饰一体化设计,简洁美观大方。
3、在栅板的背面设置V形隔离腔,可以将送风风道均匀地分隔成两路,避免在出风口处形成紊流等现象。
4、此送风口结构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空调系统的出风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剖视图;
图3是图1B-B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栅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向视图;
图7是图5的C-C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8所示,送风口1,支座2,翻边3,车体骨架4,第一出风口5,送风风道6,栅板7,支架8,第二出风口9,隔离腔10,隔热材料11,防结露漆12,快速螺母13,迎风面14,第三出风口15,铆钉16,防寒材17,车厢装饰板18,送风风管19,螺栓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设置在车辆顶部的两侧,用于从车厢顶部的两侧向车厢内送风,空调系统中的送风风管19设置在车顶内部,送风风管19端部的送风口1也位于车辆顶部装饰板18的内部,从车厢内不能直接看到该送风口1,在车厢装饰板18上留有供出风的风口。
在送风口1处固定一大致呈“U”型的支座2,支座2的两侧各具有一翻边3,翻边3与车体骨架4固定连接,两者之间可以通过螺栓20固定连接,为了简化安装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翻边3与车体骨架4也可以通过快速螺母13固定连接。为了减轻重量,便于安装,支座2采用铝型材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道部运输局;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铁道部运输局;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41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