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拼装式钢筋混凝土配重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4322.4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9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梁伟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4H1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闵磊;乔建聪 |
地址: | 5107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拼装 钢筋混凝土 配重 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天线的拼装式钢筋混凝土配重基础。
【背景技术】
针对安装在楼面上的隐蔽天线产品,由于楼面具有自身的差异性,天线产品的基础设计需根据不同的楼宇结构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这给用于固定天线的建筑基础设计带来很大的工作量,不利于标准化施工,而且对工程的质量也很难控制。
为了能更好地完善工程的施工技术流程及控制质量,充分发挥标准化施工的优势,就需找出各个楼宇在结构上的共性,并针对这个共性,设计出具有普遍性的标准化施工基础。
目前,隐蔽天线产品在楼面所新建的基础,其与楼面连接的方式主要有:一是通过锚固材料与原建筑的结构层相连接;二是直接放置(也就是常说的配重方式)。前者主要针对大型的天线产品,它与原结构的连接效果相对较好,但因为自身工艺的原因,需要破坏楼面防水层和结构层,这样不仅容易让业主反感,也在施工过程中增加了施工难度,后者一般用于截面较小的产品,基础相对简单,但因混凝土需时间养护,与上部产品安装不能一次性施工完成,这样不仅加大了建站周期,也容易暴露安装目标。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固定天线的配置基础结构,以便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容易、装配方便、质量可控、施工工期短、且基础施工受季节及天气影响小的拼装式钢筋混凝土配重基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拼装式钢筋混凝土配重基础,其包括至少两个标准配重块及将所述至少两个配重块互相固定起来的螺杆;所述每个配重块上设置有沿着该配重块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延伸的安装管,所述螺杆同时穿过所述至少两个配重块的相应安装管,并且通过将上述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至少两个配重块的两端而将至少两个配重块互相固定起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配重块加工容易、装配方便、质量可控、施工工期短、且基础施工受季节及天气影响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拼装式钢筋混凝土配重基础的立体分解图;
图2展示了图1拼装式钢筋混凝土配重基础的标准配重块的立体结构;
图3展示了图1拼装式钢筋混凝土配重基础的螺杆、螺母、方心垫圈及弹簧垫圈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装式钢筋混凝土配重基础100包括多个由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标准配重块10。每个配重块10为长方体形状,并且配重块10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即图1中的X方向)设置有横向安装管12。优选地,所述每个配重块10上沿着其宽度方向(即图1中的Y方向)设置有纵向安装管14。通过将螺杆20穿过这些配重块10的安装管12和/或安装管14并且将螺母30锁固在螺杆20的两端而将这些配重块10互相拼接组装起来,从而形成了拼装式钢筋混凝土配重基础100。
优选地,所述每个配重块10的长宽为400mm×400mm,而高度为160mm。
在安装时,先确定拼装式钢筋混凝土配重基础100的形状,再调整好各配重块10的相对位置,使得各个安装管相互对齐,接着穿连螺杆20,调整好位置,最后上螺母30扭紧螺杆20。
所述螺杆20的总长度由配重块10的数量确定。优选地,螺杆20伸出最外端配重块10的长度为50mm,螺杆20的两端都安装两个螺母30、一个方垫片40及一个弹簧垫片50,从而防止螺母30的松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装式钢筋混凝土配重基础,通过先散后集的思路,先加工标准化的小配重块,再根据产品的受力大小及现场的安装环境,选配好配重块的数量,再分批次搬运到安装现场,最后拼装成需要的基础模型,这样既没有破坏到楼面的防水层,施工环节的搭接也能连贯,能很好的缩短建站的周期,也能很好的控制工程质量,减少暴露安装目标的几率。拼装的外形结合现场环境可灵活调整。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的,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43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斗式清洁雨水收集器
- 下一篇:混凝土预制底板钢吊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