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浮生物填料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4510.7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0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许乐新;矫忠直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斯玛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2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浮 生物 填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行业的生物填料,尤其是一种适合于生物生长的悬浮生物填料。
背景技术
悬浮生物填料是生物填料的一种,比重接近于水,在水中呈现悬浮状,是表面吸附(结合)固定化技术的重要载体。跟生物填料一样,它在生物膜处理中,是生物膜的支撑和载体。悬浮生物填料是生物处理技术中的重要材料,对生物膜污水处理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作用具体表现在:
(1)吸附水中胶体和微生物,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并尽可能地保持较多的微生物量,以形成稳定微生物膜。
(2)改变生物反应器内水流方向及流速,增加其上生物膜与水接触机会,从而强化微生物与污水中有机物质之间的传质。
(3)切割曝气泡,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利于微生物与氧接触,并强化污染物直接的氧化分解。
(4)在气流、水流的冲刷下运动及碰撞,使老化的生物膜自行脱落从而使表面生物膜变薄,保证生物膜的活性,利于生物的新陈代谢。
申请号为201020208664.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适合于生物生长的非金属材料填料,所述填料具有中空外圆柱、位于所述中空外圆柱的中空腔内的中空十二棱柱,以及位于所述中空十二棱柱的中空腔内的中空正多棱柱。所述填料结构合理、孔隙率高、亲水性和生物亲和性好,其比表面积为730m2/m3,有效比表面积为543m2/m3。悬浮生物填料表面是生物膜形成和固着的部位,较大的比表面积是反应器内保持高浓度生物量的首要条件,而生物量是控制反应器净化功能的关键因素。为了为生物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生物填料的比表面积及有效比表面积需要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生物填料的不足,对生物材料的结构、形状进行了改进,使其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有效比表面积,为生物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浮生物填料,具有中空梅花形柱、位于所述中空梅花形柱的中空腔内的中空内圆柱,以及位于所述中空内圆柱的中空腔内的中空正多棱柱;所述中空梅花形柱的外表面上沿所述中空梅花形柱的轴向方向上设置有凹槽;所述中空梅花形柱、所述中空内圆柱与所述中空正多棱柱为同轴设置;所述中空梅花形柱、所述中空内圆柱与所述中空正多棱柱之间通过设置在所述中空梅花形柱的内表面与所述中空正多棱柱的外表面之间、并穿过所述中空内圆柱的第一支架板固定连接,所述中空内圆柱与所述中空梅花形柱之间通过设置在所述中空内圆柱的外表面与所述中空梅花形柱的内表面之间的第二支架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板处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架板之间;在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架板与所述第二支架板之间的所述中空圆柱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翼片。
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架板、所述第二支架板、所述翼片的轴向延伸面相交于轴。
较佳地,所述中空正多棱柱的棱的数目至少为6,所述第一支架板的数目等于所述正多棱柱的棱的数目;所述第一支架板的内侧与所述中空正多棱柱的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板外侧与所述中空梅花形柱的两个相邻梅花瓣的连接处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中空正多棱柱的棱与所述悬浮生物填料的中心轴的垂直距离为3mm。
作为一种等效方案,所述中空正多棱柱还能以中空圆柱代替。
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架板的数目至少为6;所述第一支架板的内侧均匀分布并固定连接于所述中空圆柱外表面,所述第一支架板外侧与所述中空梅花形柱的相邻两个所述梅花瓣的连接处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中空圆柱的半径为3mm。
较佳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架板之间的所述梅花瓣的数目至少为1,所述梅花瓣的弧度为任意弧度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空内圆柱的半径为6.5±1.0mm,所述中空梅花形柱的外径为25±1mm、轴向长度为10±1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斯玛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达斯玛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4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水回用装置
- 下一篇:基于水动力空化空蚀反应的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