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6472.9 | 申请日: | 201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6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17D1/08 | 分类号: | F17D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李辰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质交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输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火电厂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多种工质损失现象,例如,抽汽供热、锅炉排污、蒸汽吹灰、管道泄漏、给水泵暖泵等,因此需要给热力系统补充水,以维持热力循环的工质数量稳定。此外,汽轮发电机组的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补充水分,所补充的水分为化学补充水。化学补充水通过输水装置进入汽轮机的凝结器中,目的是使补充水在凝结器中实现雾化,使低温的化学补充水与高温的汽轮机排气在凝结器内实现混合换热,从而使汽轮机排入凝结器冷却区的汽量减少,因此在冷却管内冷却水量、水温不变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凝汽器的真空度。
目前常用的补水装置主要为管状输水装置,在利用该管状输水装置补水时,由于水流沿着凝汽器补水管的喷水孔喷出,喷水孔沿着补水管长度方向排列,在补水压力的作用下,补水以柱状喷出。柱状的水流喷射速度快、距离远,但是换热面积小,以致低温的补水与高温的排气在凝汽器中无法得到充分的混合换热,不利于凝汽器内真空除氧。
为了提高补水与排气的换热面积,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0420118037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轮机组凝汽器补水雾化装置,该装置在凝汽器喉部补水管上设置高压机械雾化喷嘴,该高压机械雾化喷嘴沿补水管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提高了补水与排气的换热面积。但是,由于该补水雾化装置采用高压机械雾化喷嘴使补水雾化,压降损失大,耗能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输水装置,该输水装置的压降损失较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水装置,包括:
相互连通的、夹角为109°~110°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通处包括入水口;
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出水端连通的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述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呈平面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呈平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呈平面的两侧,所述第三管道与第四管道的水流方向与所述第一管道的水流方向一致,所述第三管道与第四管道的夹角为109°~110°;
分别与所述第二管道出水端连通的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所述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所呈平面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呈平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呈平面的两侧,所述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的水流方向与所述第二管道的水流方向一致,所述第五管道与第六管道的夹角为109°~110°。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管径相同、管长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与第六管道的管径相同、管长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的管径比为0.7177~0.7179。
优选的,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的管长比为0.5485~0.5487。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与第六管道为圆形管道。
优选的,还包括:
分别与所述第三管道出水端连通的第七管道和第八管道,所述第七管道和第八管道所呈平面与所述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呈平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七管道和第八管道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呈平面的两侧,所述第七管道和第八管道的水流方向与所述第三管道的水流方向一致,所述第七管道和第八管道的夹角为109.46°。
优选的,所述第七管道与所述第八管道的管径相同、管长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七管道与所述第三管道的管径比为0.7177~0.7179。
优选的,所述第七管道与所述第三管道的管长比为0.5485~0.5487。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水器,该输水器包括相互连通的、夹角为109°~110°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通处包括入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出水端连通的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二管道出水端连通的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与现有技术中高压机械雾化喷嘴相比,该输水装置不采用喷头装置,通过树形网络结构,形成均匀的喷口,使得喷淋水在瑞利破碎机理条件下破碎雾化,形成较大直径的液滴,使补充水与凝汽器排气传热传质面积扩展,满足强化换热目的,从而避免了由于喷头产生的压降损失大,耗能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水装置的压降损失较小,从而耗能较少。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64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落差跌落式管道消能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温式增压器的固定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