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式加热炉的传力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6825.5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2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贺开颜;潘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康克工业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炉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行业的管式加热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式加热炉的传力结构。
背景技术
管式加热炉是一种石油、化工、化纤行业常用的工艺加热炉。其以燃油或燃气为主要燃料,直接加热管内流体。一般地,该炉主要包括辐射室和位于辐射室上部的对流室等部件。对流室一般为方箱结构,设有四根用于支撑对流室重量的支撑立柱。辐射室一般为圆筒形,其壁板外侧设有主立柱。为了支撑对流室,在辐射室上部需要设立预制的组合环梁。相应的,支撑立柱作用在组合环梁上。而组合环梁的预制非常复杂,且不利于现场分片安装。这样,造成加热炉的加工量和钢材用量均非常大。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式加热炉的传力结构,用于安装支撑对流室,其具有便于分片制造、现场安装的优点,而且用钢量较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管式加热炉的传力结构,用于支撑位于管式加热炉的辐射室上部的对流室,对流室包括四根支撑立柱,该传力结构包括位于辐射室壁板外侧的主立柱,管式加热炉的对流室的每个支撑立柱下方对应的连接有短立柱,且该短立柱位于辐射室壁板的外侧,同时,短立柱和离其最近的主立柱之间设有连接板。
所述每个支撑立柱对应的短立柱为一根,且位于对应的支撑立柱正下方。
所述主立柱和离其最近的短立柱之间的距离≤50cm。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不需要预制组合环梁。对流室通过该传力结构,直接作用于主立柱上,省去了预制组合环梁的工艺步骤。2、分片制造、现场安装,非常方便。所用部件的连接主要通过现场焊接的方式安装,将各部件制备为小片即可满足安装要求。3、用钢量小。该机构的使用,使加热炉减少了原来多余的大型部件,比如体积较大的环梁。显然,用钢量得到极度减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图2的B-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该传力结构用于管式加热炉中,目的在于支撑位于管式加热炉的辐射室上部的对流室。同于现有技术,辐射室周边位于辐射室壁板4外侧设有主立柱2,对流室设有用于支撑对流室全部重量的支撑立柱。管式加热炉的对流室的每个支撑立柱下均对应的连接着短立柱1。优化为,短立柱1正好位于支撑立柱的下方且每个支撑立柱下方为一根。这样,可以使对流室的重量直接作用于短立柱1上。短立柱1连接的方式可以采取焊接的方式。同时,该短立柱1位于辐射室壁板4的外侧。短立柱1和离其最近的主立柱2之间设置有连接板3。当然连接板3为钢制,其设置也可以通过焊接方式。为了受力均匀和稳定,在主立柱2设立的时候,应该尽量接近短立柱1,优化为主立柱2和离其最近的短立柱1之间的平行距离≤50cm。
管式加热炉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同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克工业炉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康克工业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68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瓷器煅烧窑
- 下一篇:一种空分设备中的自动温控定时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