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高温轻型LVDS数据总线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6961.4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4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樊群;许宪成;梁芬芝;欧荣金;李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1/02;H01B7/18;H01B7/29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11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轻型 lvds 数据 总线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耐高温轻型LVDS数据总线电缆,总线电缆具有耐高低温(-65℃~+200℃)、耐老化、抗腐蚀、阻燃、重量轻和外径小等特性;可在恶劣的环境下提供高可靠服务,适用于航空电子领域的LVDS信号传输。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没有耐高温轻型LVDS数据总线电缆,该电缆是在参照ANSI/TIA/EIA-644-A-2001《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LVDS)》标准、GJB 773A-2000《航空航天用含氟聚合物绝缘电线电缆》基础上设计的。普通的LVDS数据总线电缆采用的是常温材料,耐高低温性能差;且材料挤包厚度厚,产品外径大,重量重,需要较大的敷设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耐高温轻型LVDS数据总线电缆,导体为高强度镀银铜合金绞线,提高了电缆导体的机械强度,解决在装配时导体容易断芯的问题。采用耐高温材料绝缘和护套,采用薄壁挤出,提高了电缆的耐高低温性能,减小了外径和重量;成缆时采用发泡PTFE微孔带填充和绕包,提高了电缆的柔软性以及电气性能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结构是高强度镀银铜合金绞线导体的外层是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与采用发泡PTFE微孔带绞合而成的填充芯绞合在一起,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外层是发泡PTFE微孔带 绕包层,发泡PTFE微孔带绕包层与聚全氟乙丙烯护套间是镀银铜丝编织屏蔽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高强度:导体为高强度镀银铜合金绞线,大大提高了导体的机械性能;耐高温:绝缘和护套采用能够耐高温的氟塑料,长期工作温度能达到+200℃;耐低温:电缆还可以在-65℃下正常敷设安装,可以解决一般材料由于低温敷设易造成硬化、脆裂等问题,从而满足低温环境的使用要求;高阻燃、耐老化、耐腐蚀:采用氟塑料作为绝缘、填充和护套材料,此种材料具有很高的阻燃性能、耐老化和耐腐蚀性能;稳定性:在绝缘线芯之间添加PTFE微孔带填充,使产品电性能稳定,结构圆整稳定。轻型:外径小、重量轻,便于安装敷设;抗干扰:采用镀银铜丝编织屏蔽层,提高了抗干扰性能;电性能优异:可适用与LVDS高速数据传输,具有阻抗稳定、衰减小、电性能稳定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耐高温轻型LVDS数据总线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1是填充芯;2是导体;3是绝缘层;4是绕包层;5是屏蔽层;6是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其结构是高强度镀银铜合金绞线导体2的外层是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3,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3与发泡PTFE微孔带绞合填充芯1绞合在一起,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3外层是发泡PTFE微孔带绕包层4,发泡PTFE微孔带绕包层4与聚全氟乙丙烯护套6间是镀银铜丝编织屏蔽层5。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工艺过程制造得到:
用电线电缆绞线机绞合发泡PTFE微孔带作为填充芯;用电线电缆绞线机绞合高强度镀银铜合金绞线作为导体;在导体外采用聚全氟乙丙烯料用高温电缆挤出机设备制造绝缘层3;用成缆机把绝缘电线和填充芯绞合在一起,发泡PTFE微孔带绕包;用编织机编织镀银铜丝屏蔽层;采用聚全氟乙丙烯料用高温电缆挤出机设备制造护套。导体为同心式绞合的镀银铜合金绞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69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逐层变径电站用电器支柱绝缘子
- 下一篇:抛物面型二维聚焦X射线组合折射透镜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