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成本一体式安全锁扣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7833.1 | 申请日: | 201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3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顶立添翼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1/25 | 分类号: | A44B11/25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 33215 | 代理人: | 孙兆文 |
地址: | 317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成本 体式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扣,具体是一种低成本一体式安全锁扣。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座位、背包和儿童坐椅上一般均设有安全锁扣,目前汽车座位上的安全锁扣一般包括公扣和母扣,公扣连接在预紧安全带上,而母扣被安装在座位的一侧,公扣与母扣采用插接式连接,公扣从母扣中脱离需要按压设置在母扣插接口旁边的按钮才能脱离母扣,这种脱扣按钮设置在母扣的端部会造成母扣的体积较大,同时锁扣内部的结构也较为复杂,造价也会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一体式安全锁扣,该安全锁扣最大的特点是将脱扣安钮设置在母扣的侧部,具体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安全可靠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成本一体式安全锁扣,包括公扣和母扣,所述的母扣包括壳体和内部的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扣装置包括本体和活动锁扣,所述的本体由于两块基板构成,在两块基板之间形成公扣的容置腔,在容置腔内设有公扣的顶出机构,所述的基板上还开设有锁扣孔,活动锁扣与本体之间设有弹簧钢片,活动锁扣的下端活动连接在本体上,活动锁扣的上端穿过锁扣孔到本体的另一侧,在活动锁扣的上端还设置了扣钩,顶出机构与活动锁扣之间还设有卡接结构,在所述的母扣壳体的侧部对应活动锁扣的位置上设有脱扣按钮。
所述的顶出机构包括弹簧和活动顶杆,弹簧套接在固定柱上,弹簧的上端连接活动顶杆,活动顶杆位于公扣容置腔内,活动顶杆上设有两个顶杆,顶杆分布活动顶杆的两侧。
所述的活动锁扣的下端是通过固定柱固定在本体上的。
本实用新型将母扣的脱扣按钮设置在母扣的侧部,相对于现有脱扣按钮设置在端部的锁扣本实用新型的体积更小,内部的机构省去换向机构,结构也更加简单,同样具备了现在安全锁扣安全可靠的特点,且生产成本更低,性价比更加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母扣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母扣另一方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低成本一体式安全锁扣,包括母扣1和公扣2,所述的母扣1包括壳体11和内部的锁扣装置,所述的锁扣装置包括本体12和活动锁扣13,所述的本体12由于两块基板构成,在两块基板之间形成公扣的容置腔,在容置腔内设有公扣2的顶出机构15,所述的基板上还开设有锁扣孔17,活动锁扣13与本体12之间设有弹簧钢片14,活动锁扣13的下端是通过固定柱18活动连接在本体12上的,活动锁扣13的上端穿过锁扣孔17到本体12的另一侧,在活动锁扣13的上端还设置了扣钩16,顶出机构15与活动锁扣13之间还设有卡接结构,在所述的母扣壳体11的侧部对应活动锁扣13的位置上设有脱扣按钮10,所述的顶出机构15包括弹簧和活动顶杆,弹簧套接在固定柱18上,弹簧的上端连接活动顶杆,活动顶杆位于公扣容置腔内,活动顶杆上设有两个顶杆,顶杆分布活动顶杆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是这样的:当公扣2插入母扣1本体的容置腔时,会将顶出机构的两侧的两个顶杆向下压,使用活动顶杆压缩弹簧,使得顶出机构15与活动锁扣13之间的卡接结构脱离活动锁扣13,此时活动锁扣在弹簧钢片14的作用下使用锁钩16从下侧向上侧移动,至使锁钩16能刚好扣住公扣2,这样公扣2和母扣1就扣接在一起,从公母扣两端无法直接拔出;而需要打开锁扣时,通过按压母扣壳体11上的脱扣按钮10,通地脱扣按钮使活动锁扣13上端的锁钩16向下运动,至使锁钩16脱离公扣2,此时公扣在顶出机构15弹簧推动下自动脱离母扣,弹簧推动公扣2的同时使得顶出机构重新卡接在活动锁扣13上,使得活动锁扣被锁定。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紧凑,没有多余的部件,省去现在锁扣的换向机构,内部结构更加简单,体积更加小巧,操作也更加方便,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降低的制造成本,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性价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顶立添翼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顶立添翼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7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