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音响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7957.X | 申请日: | 201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6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东佐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响,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倒相管的音响。
背景技术
在音箱系统中,主要有闭箱式和倒相式设计两种,而其中倒相式设计由于具有高效、低频下潜深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应用较为广泛。在倒相式音箱设计中,作为音箱开口的倒相管,其传统结构为一条固定长度的PVC管或纸管,利用扬声器单元背面所辐射的低音通过倒相管后,造成相位的滞后,两者能量同时加强,以增加底音的方法达到高效的目的。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音箱的倒相管均安装在箱体上,所有的中音扬声器、低音扬声器发出的负声波均需通过箱体再通过倒相管传出。这种音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缺陷:
第一种是,箱体结构一方面有多条拼缝,另一方面箱体内有大量的棱角,因此这种箱体结构容易产生有害的驻波成份,声波在箱体的棱角上产生衍射而影响相位精度,且易造成中频段的响应峰谷,使中高频的指向性变窄。在大功率扬声器的强劲激励下,一旦在某一频率上激发起箱体壁板的共振,在这一频率及其附近的频率上能量会过多地消耗在板壁的振动阻尼中,造成频响曲线上很深的低谷值,严重影响放音质量。同时箱体的机械振动还会通过前壁板传递到高音扬声器的振膜,对高频信号的重放形成严重的干扰,造成高频部分的很多细节不能重放,或者造成某一频段的信息完全丢失,箱壁的振动还将产生驻波,使信号的清晰度明显下降,使声音重放声含糊不清,造成音箱的失真。针对该缺陷,以下两个专利提出了改进。
申请号为96206220.0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音箱,它包括箱体、贴在箱体内侧的吸音层、扬声器、倒相管、分频器,箱体为一钢筋混凝土整体浇铸而成的圆柱形结构。箱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铸而成的圆柱形结构,虽然,可有效减少有害的驻波成份的产生,减少形体棱角,减少声波在箱体的棱角上产生衍射,但箱体内还是有大量的棱角,如箱体端面和箱体侧壁的结合部、箱体内各个构件均会产生棱角,这些棱角产生的衍射还是会大大影响相位精度,还是容易易造成中频段的响应峰谷和中高频的指向性变窄的缺陷。
申请号为03241354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微孔壁整体式音箱,属于音响设备。其主要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喇叭,内接线柱通过连接线与喇叭连接,内接线柱通过分频器与外接线柱连接,箱体为一个整体结构,箱体上分布有微孔,箱体内侧设有吸音层,箱体上还设有倒相管。该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音箱,采用整体式结构,虽然各面之间的结合部采用了弧形过渡的设计,箱体腔内壁无任何棱边、棱角,但倒相管、喇叭等与箱体结合的位置及其结构本身,还是存在大量的棱角。
第二种是倒相管固定长度、固定的管口截面积,在不改变倒相管结构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倒相管长度的长短和管口截面积大小的调节。如果要调,调长度时需要将倒相管锯短或置换,调管口截面积时须更换倒相管,这种调整极不方便,无法实现倒相管长度的长短或倒相管管口截面积大小的连续变化而导致声音不良,这种调节方式,易造成倒相管、音响设备的损坏或倒相管的弃置而造成浪费。针对该缺陷,以下三个专利提出了改进。
申请号为96206220.0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音箱,倒相管与箱体采用螺纹连接,倒相管伸入箱体内的长度可以调整。虽然倒相管与箱体采用螺纹连接,倒相管伸入箱体内的长度可以调整,但由于倒相管安装在箱体内,调倒相管伸入箱体的长度时,需打开箱体,因此调节不方便。
申请号为97240436.8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可调式音箱倒相管,主要是由管身和管头组成,该管是由若干平行的小管组成,并配置有若干可与小管管口截面相配合的管口塞。该专利虽然倒相管截面可调,但结构复杂,制造困难,调节很不方便,且倒相管的管口截面积大小难以控制,不能实现管口截面积大小的连续变化。
申请号为200520064487.6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调倒相管截面积大小的音箱,包括箱体、喇叭、倒相管,在倒相管上安装截面积调节机构,调节挡气板的相对位置,便可调节倒相管通道的截面积。采用这样的截面积调节机构,虽然只须改变挡气板与倒相管声波进口或出口的相对位置,便可调节倒相管声道的截面积,调节方便,而且倒相管的声波通道截面积的大小能连续调节,但结构复杂,占用箱体内的空间多,会大大增加箱体的体积,增加制造成本。
第三种是因受到箱体大小的限制倒相管长度不够,易产生谐振频率高、低声波中夹带的高频声波和杂音在未完全衰减的情况下也会传出箱体外的缺陷。针对该缺陷,以下两个专利提出了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东佐,未经杨东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79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锻压机床用导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绝缘编织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