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8463.3 | 申请日: | 201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4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06 | 分类号: | G06F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刘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机箱密码锁的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现行计算机技术中,个人计算机自身的物理安全愈来愈重要。为了防止个人计算机的机箱的异常开启,比较常用的做法是使用物理结构的机械锁来进行安全保护。目前在个人计算机的机箱设计上均预留了锁扣,用户可以选择常用的机械锁,将机箱锁住。
然而,使用机械锁,存在机械锁的钥匙丢失或者钥匙被复制的风险,导致机箱的安全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可有效提高终端设备的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一机箱,包括:机箱盖和机箱本体;
一用于将所述机箱盖和所述机箱本体锁在一起的机箱密码锁本体1,所述机箱密码锁本体1的工作状态包括:锁定状态和开启状态;
一用于输入机箱开启密码的输入模块2;
一用于根据所述输入模块2输入的机箱开启密码和预设的机箱开启密码,控制所述机箱密码锁本体1的所述工作状态的处理器3,所述处理器3分别与所述输入模块2和所述机箱密码锁本体1连接,所述处理器3设置在所述机箱内。
优选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一用于在错误输入机箱开启密码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的阈值时,发出报警信息的报警模块4,所述报警模块4与所述处理器3连接。
优选的,所述报警模块4为发光二极管和/或扬声器。
优选的,所述机箱密码锁本体1包括:
一电磁机箱密码锁6,设置在所述机箱本体上;
一用于控制所述电磁机箱密码锁6的供电的开关控制电路5,所述开关控制电路5与所述处理器3连接,所述电磁机箱密码锁6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5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磁机箱密码锁6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一用于向所述电磁机箱密码锁6供电的电源模块7,所述电源模块7与所述电磁机箱密码锁6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7为锂电池。
优选的,所述输入模块2为键盘和/或触摸屏。
优选的,所述终端设备为个人计算机。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预设的机箱开启密码可经常更改,可有效提高终端设备的安全性;
(2)如果输入密码错误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的阈值时,可触发报警模块进行报警,通过设置机箱开启密码的自保护功能,可有效避免终端设备遭受恶意破坏;
(3)当选用电磁机箱密码锁时,可通过内置的电池给其供电,使得电磁机箱密码锁的持续工作时间长,有效提高终端设备的保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硬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框图,由图中可知,该终端设备包括:
一机箱(图中未示出),包括:机箱盖和机箱本体;
一用于将机箱盖和机箱本体锁在一起的机箱密码锁本体1,机箱密码锁本体1的工作状态包括:锁定状态和开启状态。
一用于输入机箱开启密码的输入模块2;
一用于根据输入模块2输入的密码和预设的机箱开启密码,控制机箱密码锁本体1的工作状态的处理器3,该处理器3分别与输入模块2和机箱密码锁本体1连接,该处理器3设置在机箱内。
在本实施例中,当机箱密码锁本体1的工作状态为锁定状态时,机箱密码锁本体1可将机箱盖和机箱本体锁在一起;当机箱密码锁本体1的工作状态为开启状态时,此时可正常开启机箱盖;
例如:在终端设备使用过程中,机箱密码锁本体1处于锁定状态,当输入的机箱开启密码和预设的机箱开启密码一致时,机箱密码锁本体1的工作状态由锁定状态转换为开启状态,此时可正常开启机箱盖。
在本实施例中,该处理器3可通过现有的单片机或微处理器来实现其功能,而且该处理器3可采用现有的核对方式来判断输入的机箱开启密码和预设的机箱开启密码是否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该机箱内部通常设置有终端设备的主机板。例如可通过螺栓将主机板固定在机箱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84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