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制棒系统安全壳内电缆接头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8532.0 | 申请日: | 201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4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徐霞军;袁屹昆;罗慧;苑伟宇;宋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4 | 分类号: | H02G15/04;H02G15/0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2220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棒 系统安全 电缆 接头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缆和插头连接处的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棒系统安全壳内电缆接头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田湾核电站VVER型机组目前有103束控制棒,分别由103个驱动机构来控制,驱动机构有提升和下插控制棒以及测量控制棒位置功能,即棒控和棒位,驱动机构由上层控制机柜在壳内通过103根7芯电缆(动力电缆)提供动力电源,由上层控制机柜在壳内通过103根24芯电缆(仪控电缆)提供棒位测量传感器电源。
驱动机构通过自带电缆和壳内的动力和仪控电缆在反应堆水泥墙竖井处连接,反应堆竖井处接头是CH-38-7A/30-1(动力电缆接头),CH-38-24A/30-1(仪控电缆接头)。反应堆竖井处的电缆接头和电缆的连接如图1所示。电缆和接头通过焊接连接,同时在焊接处灌注了环氧树脂防止外部水汽和空气进入,保护焊接点。
该接头位于反应堆水泥墙的竖井处,反应堆运行期间,反应堆竖井温度高,湿度大,且存在辐射。
经过一个寿期的运行,大修期间检查发现部分电缆已经出现了绝缘降低的情况,甚至出现低于运行限值(0.5MΩ)的情况。对电缆绝缘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造成电缆绝缘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位于反应堆竖井处电缆接头的环氧树脂开裂,导致凝结水渗入接头的触点处。出现凝结水的原因是接头的焊点和用于保护的环氧树脂处于水泥墙竖井的孔洞内,堆芯内的水蒸气在孔洞内凝结,而孔洞是横向的且接头处于孔洞的相对低点,因此凝结水聚集在接头处。由于环氧树脂开裂,凝结水进入到了接头内部。这种情况将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基于以上的情况,必须采取措施阻止绝缘下降到运行限值以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阻止水汽进入接头内部,保证电缆接头绝缘值处于运行限值以上的控制棒系统安全壳内电缆接头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控制棒系统安全壳内电缆接头连接装置它包括电缆芯线,电缆芯线的接头处灌装有环氧树脂,灌装有环氧树脂的电缆芯线安装在水泥墙竖井内部,法兰通过螺栓固定在水泥墙竖井上,在螺栓与水泥墙竖井之间套接有支撑件。
所述的支撑件为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法兰和水泥墙竖井之间增加了一个支撑件,使得法兰和水泥墙竖井孔洞之间有了间隙,孔洞内的水汽可以从空隙处向外散发。接头其它部分未改变。本实用新型仅增加了一个支撑件,实施容易,结构简单。经过实际的使用验证,该方案有效提高了电缆绝缘,在原环境下绝缘值低于0.5MΩ的电缆经改造后达到了100MΩ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接头连接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控制棒系统安全壳内电缆接头连接装置示意图。
图中,1螺栓,2水泥墙竖井,3环氧树脂,4电缆芯线,5法兰,11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控制棒系统安全壳内电缆接头连接装置它包括电缆芯线4,电缆芯线4的接头处灌装有环氧树脂3,灌装有环氧树脂3的电缆芯线4安装在水泥墙竖井2内部,法兰5通过螺栓1固定在水泥墙竖井2上,在螺栓1与水泥墙竖井2之间套接有环形的支撑件11。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法兰5和水泥墙竖井2之间增加了一个支撑件11,使得法兰5和水泥墙竖井2孔洞之间有了间隙,孔洞内的水汽可以从空隙处向外散发。接头其它部分未改变。本实用新型仅增加了一个支撑件11,实施容易,结构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8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缆接头盒组件
- 下一篇:一种侧拉式电缆接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