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油自动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69034.8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9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崧;康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7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52387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油 自动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废油自动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注塑模具内一般都需要通过加热油来增加或改变模具内部的温度,以达到产品开模时需要的温度,从而保证注塑产品的品质。
然而,目前成型后每次换模时模具里面的加热油,不能够自动回流模温机内进行再次回收,造成成本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加热油再次回收的废油自动回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废油自动回收系统,它包括注塑机、注塑模具和模温机,所述的注塑模具设置在注塑机里,所述的模温机通过控制装置与注塑机里的注塑模具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开闭式快速接头、第二开闭式快速接头、第一气阀开关、第二气阀开关和气管接头,所述的模温机分别与第一开闭式快速接头、第二开闭式快速接头连接,所述的第一开闭式快速接头和第二开闭式快速接头通过管路与注塑模具连接,第二开闭式快速接头分别与第一气阀开关和第二气阀开关连接,第二气阀开关与气管接头连接,气管接头接入压缩空气。
所述的第一开闭式快速接头包括第一公体接头和第一母体接头,第一公体接头与第一母体接头连接。
所述的第二开闭式快速接头包括第二公体接头、第三公体接头和第二母体接头,第二公体接头与第二母体接头连接,第三公体接头分别与第一气阀开关和第二气阀开关连接。
所述的第一开闭式快速接头、第二开闭式快速接头为开闭式气液快速接头。
本实用新型废油自动回收系统可对注塑模具内的废油进行回收,从而可以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废油自动回收系统设计简单易用,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废油自动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设计出一种废油自动回收系统实施例。它包括注塑机1、注塑模具2和模温机3,所述的注塑模具2设置在注塑机1里,所述的模温机3通过控制装置与注塑机1里的注塑模具2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开闭式快速接头、第二开闭式快速接头、第一气阀开关36、第二气阀开关37和气管接头38。所述的模温机3分别与第一开闭式快速接头、第二开闭式快速接头连接,所述的第一开闭式快速接头和第二开闭式快速接头通过油管40与注塑模具2连接。所述的第一开闭式快速接头包括第一公体接头31和第一母体接头32,第一公体接头31与第一母体接头32连接。所述的第二开闭式快速接头包括第二公体接头33、第三公体接头35和第二母体接头34,第二公体接头33与第二母体接头34连接,第三公体接头35分别与第一气阀开关36和第二气阀开关37连接。第二开闭式快速接头分别与第一气阀开关36和第二气阀开关37连接,第二气阀开关37与气管接头38连接,气管接头38接入压缩空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开闭式快速接头、第二开闭式快速接头为开闭式气液快速接头。
本实用新型废油自动回收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当注塑成型时,第一公体接头31与第一母体接头32连接,第二公体接头33与第二母体接头34连接,使得注塑模具1和模温机3组成一个回路,加热油可在注塑模具1和模温机3之间循环。当注塑成型完成后,关掉模温机3电源,扭松模温机3的油箱盖,但不要扭开;把第二公体接头33和第二母体接头34分开;确认第一气阀开关36和第二气阀开关37是关闭状态;将第三公体接头35和第二母体接头34连接;将压缩空气输入;然后缓慢的开启第二气阀开关37并观察模温机3内的油量表在逐渐上升,停止说明注塑模具1内和油管40内的废油已经回收到模温机3里面;关闭第二气阀开关37,把气管接头38与压缩空气装置断开,然后缓慢开启第一气阀36,排放注塑模具1内的压缩气体,拆下注塑模具1上的油管。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废油自动回收系统可对注塑模具内的废油进行回收,从而可以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该废油自动回收系统设计简单易用,制造成本低。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作出的适当变通或修改,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90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防浪板燃油箱的成型装置
- 下一篇:胶料清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