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火试验炉炉顶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69255.5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3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宝玉;陈小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上元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60;F27D1/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黄振华 |
地址: | 2111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 试验 炉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顶结构,尤其是一种对建筑构件进行耐火度试验的试验炉的炉顶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必须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使之具有一定的耐火性,即使发生了火灾也不至于造车太大的损失,通常用耐火等级来标示建筑物所具有的耐火性。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建筑提出不同的耐火等级要求,可以做到既有利于相仿安全,又有利于节约基本建设投资。而建筑的耐火性及耐火等级主要是靠构件耐火性来实现的,这是因为,建筑物是由建筑构件组成,诸如基础、墙壁、柱、梁、板、屋顶、楼梯等。因此,建筑物耐火能力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这些建筑构件在火灾中的耐火性能,即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耐火试验炉是一种对建筑构件进行受火试验的主要设备,用于检测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或研究构件在火灾下的工作机理,适用于建筑业防火工作和各大院校科研方面的需要。现有耐火试验炉的炉顶一般采用钢制框架制成,在框架内部浇注一定厚度的耐火水泥板。由于耐火试验炉工作时炉内温度很高,而且高温持续时间长,试验炉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炉顶的水泥板会产生开裂现象,这样会影响耐火试验炉正常工作,造成试验数据产生偏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耐火性能优良的耐火试验炉炉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耐火试验炉炉顶,包括炉顶框架,在炉顶框架内部设有耐火水泥板,其特征在于:在耐火水泥板底部设有耐火纤维板。
其中,在耐火水泥板和耐火纤维板设有用于支撑网,所述支撑网固定在炉顶框架内侧,可以对耐火水泥板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其将耐火纤维板压变形。
其中,在耐火水泥板上方设有压板,所述压板固定在炉顶框架内侧,可以对下方的耐火水泥板起到保护作用。
其中,所述压板呈栅格状,这样可以使外部空气与耐火水泥板上表面充分接触,提高其散热性能。
其中,所述压板和耐火水泥板之间留有间隙,由于耐火水泥板受高温烘烤时,容易产生热胀现象,这样可以防止耐火水泥板将压板挤压变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耐火水泥板下方设有耐火纤维板,防止耐火试验炉炉顶因长期高温炙烤产生开裂变形,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而且提高了耐火试验炉炉顶的使用寿命;在耐火水泥板上方设置栅格状的压板,即可以对下方的耐火水泥板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使外部空气与耐火水泥板上表面充分接触,提高其散热性能;设置在耐火水泥板和耐火纤维板之间的支撑网可以对耐火水泥板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其将耐火纤维板挤压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火试验炉炉顶包括炉顶框架1,所述炉顶框架1由四根槽钢首尾相对焊接而成,焊接时每根槽钢的槽口向内。在炉顶框架1内侧设耐火水泥板2,所述耐火水泥板2采用耐火水泥浇注而成。在耐火水泥板2上方设置压板5,所述压板5对耐火水泥板起到保护作用,压板5为若干细长钢管焊接而成的栅格板,压板5四周焊接在炉顶框架1槽钢的槽口内侧,由于采用压板栅格状,这样可以使外部空气与耐火水泥板2上表面充分接触,提高耐火水泥板2的散热性能;由于耐火水泥板2受高温烘烤时,会产生热胀现象,这样容易将压板5挤压变形,所述压板5和耐火水泥板2留有适当空隙。在耐火水泥板2下方设有耐火纤维板3,由于耐火纤维板3具有低热容量、低热导率以及优良的热稳定性,它可以防止耐火试验炉炉顶因长期高温炙烤产生开裂变形,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而且提高乐耐火试验炉炉顶的使用寿命。由于耐火试验炉炉顶的平面面积较大,造成了耐火水泥板2自身重量大,为了对耐火水泥板2起到支撑更好的制成作用,防止其将耐火纤维板3压变形,在耐火水泥板2和耐火纤维板3之间设有支撑网4,所述支撑网4采用为200x200的螺纹钢网,支撑网4四周焊接在炉顶框架1槽钢的槽口内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上元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上元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692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