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溶胶发生器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0706.7 | 申请日: | 201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5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谢国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国琦 |
主分类号: | A61N1/44 | 分类号: | A61N1/44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溶胶 发生器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负荷电离子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溶胶发生器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使用空气负离子发生器或负氧离子的气溶胶负荷电离子发生器来净化空气环境,保健医疗的日益增多,但就其功能的发挥和其结构的改进仍有很大的空间,如欧洲专利:EP026077披露在办公室内的侧壁安装电子源向小室内灌注电子,同时向小室内送氧,制得弥散状负氧离子气溶胶粒,受其发射针极电场弱的影响不能达到医疗保健作用。中国专利:ZL20091843.8(气溶胶发生器的改进结构),由于采用了多丝同极性负电极,发射的荷负电离子数量较多,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曲面形状引出窗适合单机工作,达不到全身大面积治疗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器的改进结构,便于扩展,荷负电离子比较集中,并能实现对全身机体调整、治疗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溶胶发生器的改进结构,它包括壳体、发射针紧固于极板上构成的发射极,发射极设置于引出窗的后面,所述引出窗设置于壳体前端的开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窗为平面形状,引出窗间的外凹槽呈等距点阵式分布。
所述发射极为平面极板,发射针分布与引出窗上的外凹槽相对应,发射针上下左右各间隔一个外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平面引出窗以及发射针的等距点阵式布置,使发射场强均匀,净化效果更为突出,便于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面积扩展,也可多块发生器组合使用,临床应用表明,对结缔组织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都有不错的疗效,尤其对于顽固性皮肤病,盆腔炎效果更为明显,其总有效率为98%。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壳体 2-发射针 3-发射极 4-引出窗 5-外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溶胶发生器的改进结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它包括壳体1、发射针2紧固于极板上构成的发射极3,发射极3设置于引出窗4的后面,引出窗4设置于壳体1前端的开口处,引出窗4为平面形状,引出窗间的外凹槽5呈等距点阵式分布,发射极3为平面极板,发射针2分布与引出窗4上的外凹槽5相对应,发射针2上下左右各间隔一个外凹槽5。
引出窗采用这样的平面结构,可确保发射针2的电子束疏密度均匀,进而所形成的气溶胶荷负电离子遵循平面分布,沿扇形扩散,覆盖范围更广,特别方便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面积扩展,也可多块发生器组合使用,用于全身大面积治疗,效率高,易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国琦,未经谢国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07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