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流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70718.X | 申请日: | 201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0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姚磊;杨仑;李立全;刘英顺;蔡星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5 | 分类号: | H02G7/05;H02G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金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流线夹。
背景技术
当电网负荷较大时,在输电线路耐张杆塔的引流线和液压型耐张线夹连接处(如图1中A处示出的)常常会发生耐张线夹的引流板发热现象,严重时发热温度可以达到200摄氏度以上,严重影响了线路的安全运行,易导致停电事故的发生。
目前对此类缺陷的处理,基本上采取等电位作业方式,工作人员进入电位用安普线夹固定一段导线将发热处短接,起到分流的作用,达到降低连接处温度的目的。
但是,工作人员进电位固定短接导线时工作量较大且较为复杂,工作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导流线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短接导线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流线夹,包括:钩形基体,包括钩体部和沿钩体部延伸的钩柄部;第一夹持件,可移动地设置在钩体部内,且与钩体部形成有第一夹持口;第二夹持件,设置在钩柄部上,与钩柄部形成有第二夹持口;操作部,设置在钩体部上,与第一夹持件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钩体部设置有第三夹持件,第三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形成第一夹持口。
进一步地,操作部包括:第一连接件,具有内螺纹,与钩体部连接,且安装在钩体部的第一安装孔处;第二连接件,与第一夹持件连接,且具有第二安装孔;螺纹拉杆,第一端穿过第一安装孔且与内螺纹配合,第二端容纳在第二安装孔内,螺纹拉杆的第二端端部具有环形限位凹槽;施力件,与螺纹拉杆的第一端的同轴连接;限位件,穿设在第二连接件上,且限位件的一端位于环形限位凹槽内。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为螺母。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的截面呈T形,包括长形连接部和沿长形连接部中部朝向施力件延伸的套筒部。
进一步地,套筒部具有内螺纹。
进一步地,限位件为螺钉。
进一步地,第二夹持件与钩柄部通过螺钉和螺母相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首先将短接导线的两端分别夹在两个导流线夹的第二夹持口处并分别夹紧。将两个导流线夹的操作部分别与两个带扳手的绝缘杆连接,然后,举升两根绝缘杆,将短接导线置于待处理的发热处,利用两个导流线夹的钩形结构很容易将引流线和输电线分别置于两个导流线夹的第一夹持口处;最后利用扳手旋转操作部带动第二夹持件在钩体部移动,从而将两个导流线夹的第一夹持口夹紧。这样,很容易的将发热处短接,完成分流降温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操作简单,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工作人员不需要进电位,在横担侧就可以完成工作,保证了工作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输电线路耐张杆塔的引流线和液压型耐张线夹连接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线夹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导流线夹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2中导流线夹的螺纹拉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结合参见图1至2,从图2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导流线夹包括:具有钩体部11和钩柄部12的钩形基体10,其中,钩柄部12沿钩体部11延伸;第一夹持件30,可移动地设置在钩体部11内,且与钩体部11形成有第一夹持口;第二夹持件50,设置在钩柄部12上,与钩柄部12形成有第二夹持口;操作部70,设置在钩体部11上,与第一夹持件30驱动连接。
在处理耐张线夹的引流板发热问题时,一般需要两个导流线夹同时使用。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首先将短接导线的两端分别夹在两个导流线夹的第二夹持口处并分别夹紧。将两个导流线夹的操作部70分别与两个带扳手的绝缘杆连接,然后,举升两根绝缘杆,将短接导线置于待处理的发热处,利用两个导流线夹的钩形结构很容易将输电线100和引流线200分别置于两个导流线夹的第一夹持口处;最后利用扳手旋转操作部70带动第二夹持件50在钩体部11移动,从而将两个导流线夹的第一夹持口夹紧。这样,很容易的将发热处短接,完成分流降温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操作简单,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工作人员不需要进电位,在横担侧就可以完成工作,保证了工作人员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07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站域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 下一篇:交叉母线连接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