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碾辊式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1302.X | 申请日: | 201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2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忠华;王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圣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22 | 分类号: | B30B11/22;B30B1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4209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碾辊式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尤其涉及碾辊式成型机。
【背景技术】
在我国农村,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将农作物秸秆直接焚烧处理,这样不但将有用的资源白白废弃,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第二种是将农作物秸秆直接用作灶炉燃料,这种未处理过的燃料燃烧效率低,浪费严重。第三种是将农作物秸秆作为牲畜饲料,一般不粉碎或者只作初步粉碎,牲畜食用不能完全消化。
基于以上因素,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农作物秸秆,在最近几年人们实用新型了生物质燃料碾压式成型机,能够将秸秆经粉碎、挤压后造粒,用作燃料或饲料,大大提高了秸秆的利用效率。
目前的生物质燃料碾压式成型机都是采用平模结构,在料仓的下方设置水平的模盘,模盘上安装有模套。平模的特点是在一个水平面上,而压轮是圆的,所以它们的接触处是一个点,接触面积小,受力面积也小,易出现抛料现象,导致成型效率低下。并且,模套分布在圆形模盘的中部位置,而物料在重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通常会聚集在料仓的底部边缘,这样也不便于物料流入模套内,使成型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碾辊式成型机,能够避免抛料现象的出现,提高成型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碾辊式成型机,包括框架、动力 系统、支撑板、模盘、压轮和料仓,所述框架上安装有动力系统、支撑板和料仓,动力系统连接到传动轴,传动轴连接到传动件上,传动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压轮,模盘采用模盘座安装在支撑板上,模盘上安装有若干模套,所述模盘整体成圆台形,模套倾斜地安装在模盘的侧面上,压轮设在料仓内,压轮的外周面与模套的口部相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模套设在料仓的底部边缘处。
作为优选,所述压轮的轴线与模套的轴线相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圆台形的模盘的侧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30°~60°。
作为优选,所述圆台形的模盘的侧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45°。
作为优选,所述模套包括下模套和安装在下模套上的上模套,所述上模套为整个模套的口部。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系统包括低速电机和带传动,所述低速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带传动连接到传动轴。
作为优选,所述压轮的数量为2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圆台形的模盘,模套倾斜地安装在模盘的侧面上,增大压轮有效直径,使压轮与模套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增大受力面积,避免抛料现象的出现,从而提高了成型效率,并且,本实用新型简化了产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碾辊式成型机的主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碾辊式成型机的动力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碾辊式成型机中模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碾辊式成型机,包括框架9、动力系统、支撑板7、模盘5、 压轮2和料仓1,所述框架9上安装有动力系统、支撑板7和料仓1,动力系统连接到传动轴8,传动轴8连接到传动件3上,传动件3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压轮2,模盘5采用模盘座6安装在支撑板7上,模盘5上安装有若干模套4,所述模盘5整体成圆台形,模套4倾斜地安装在模盘5的侧面上,压轮2设在料仓1内,压轮2的外周面与模套4的口部相对应。
如图1所示,所述模套4设在料仓1的底部边缘处,所述压轮2的轴线与模套4的轴线相垂直。这样可以使等效的压轮2直径变大,增大压轮2将物料压入模套4的力,避免了抛料现象。物料在重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通常会聚集在料仓1的底部边缘,而锥形碾辊式成型机的模套4的入口(口部)正好分布在这个位置,因此,对物料的流入是最有利的。圆台形的模盘5的侧面相对于水平面一般倾斜30°~60°,最佳角度为相对于水平面倾斜45°。压轮2的数量一般为2个,模套4的数量一般为8-30个,均匀分布在圆台形的侧面上。这种结构最简单,工作效果最佳。
如图2所示,所述动力系统包括低速电机11和带传动10,所述低速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带传动10连接到传动轴8。由于整个传动系统中没有减速机或齿轮传动等,显著提高了机器的可靠性。当物料中有石块或螺丝等杂质而发生过载时,皮带可以通过打滑来保护电机和机器的其他部分。另外,机器的噪音也显著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圣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圣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13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