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71311.9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5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郑顺中;王志煌;郑嘉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002 | 分类号: | F21V21/002;F21V21/22;F21V23/06;F21V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特别是指一种长度可调整的灯具。
背景技术
一般的嵌灯包含一嵌设于天花板的灯架,及一设于该灯架上的灯具,以往由于灯架的长度与灯具的长度并没有统一的规格尺寸,当灯具的长度与灯架的长度不同时,会导致灯具凸出或内陷于灯架,产生影响美观或无法有效率的照射的问题。
因此,近来灯具相关业者还开发出一种长度可供伸缩调整的灯具结构,借以较灵活的适应不同长度的灯架,然而,为配合灯具可被拉到最长的状态,灯具内连接发光模块的导线也必须符合灯具可被拉到最长的长度,但如此一来,当灯具并没有被拉到最长的状态使用时,导线便容易在灯具内产生纠结缠绕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灯架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灯具,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灯架,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灯架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灯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即在于解决前述产生的导线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导线既可随时符合灯具被拉伸的长度,也不易在有多余长度时产生纠结缠绕问题的灯具,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在于提供一种可供调整长度的灯具结构,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灯具,包含一第一座体模块与一设置于该第一座体模块的发光模块,其中该灯具还包含:一第二座体模块,包括一第二座体单元与一设置于该第二座体单元的导电接头,该第二座体单元结合于该第一座体模块并且相对于该第一座体模块伸缩位移而操作;一收线单元,设置于该第一座体模块;以及一导线,两端分别连接该发光模块与该导电接头,部分的该导线收纳于该收线单元并且与该第二座体单元相对于该第一座体模块的伸缩位移连动而被拉出或收入该收线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灯具,其中所述的该收线单元包括一扭力弹簧以及一固定在该第一座体模块的轴杆,该扭力弹簧具有一内端,该扭力弹簧的内端固定于该轴杆,该导线的一局部段卷绕于该扭力弹簧。
前述的灯具,其中所述的该第一座体模块包括:一第一座体单元,具有相反的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该发光模块设置于该第一座体单元中并朝向该第一侧,该第二侧形成有一凹穴;以及一对凸轴单元,设置于该第一座体单元并且伸入该凹穴;该第二座体模块还包括一对形成于该第二座体单元两相反侧的定位槽单元,该第二座体单元具有一用以伸入该第一座体单元的凹穴的第一端、一外露出该第一座体单元的第二端,该导电接头设置于该第一座体单元的第二端,每一定位槽单元包括多个形成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的定位槽;通过所述凸轴单元分别伸入所述定位槽单元的其中一定位槽,限制该第二座体单元相对于该第一座体单元伸缩位移。
前述的灯具,其中所述的该第二座体单元沿一通过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的轴向方向延伸,该第二座体单元为一呈圆柱状的直立管体,每一定位槽单元的所述定位槽沿该轴向方向排列,每一定位槽沿该直立管体的圆周方向延伸,每一定位槽单元还包括一连通所述定位槽的滑槽,该滑槽与所述定位槽呈树枝分叉状连通,通过该第二座体单元相对于该第一座体单元伸缩位移,所述定位槽单元的滑槽提供所述凸轴单元沿该轴向方向位移,所述定位槽提供该第二座体单元相对于该第一座体单元旋转一角度使所述凸轴单元分别滑入所述定位槽单元的其中一定位槽。
前述的灯具,其中所述的每一凸轴单元包括一凸轴与一弹性组件,该凸轴具有一伸入该凹穴的末端,该弹性组件设置于该第一座体单元内而提供该凸轴的末端弹性伸入该凹穴。
前述的灯具,其中所述的该第一座体单元包括一基座与一结合于该基座的发光模块固定座,该发光模块固定座包括一底壁以及一结合于该底壁的围绕壁,该底壁与该围绕壁配合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该发光模块设置于该底壁并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凹穴形成于该基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713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